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2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稀土材料的研究概况 | 第12-23页 |
1.2.1 稀土材料的来源与发现 | 第12-15页 |
1.2.2 稀土材料基本性质与性能特征 | 第15-18页 |
1.2.3 稀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第18-22页 |
1.2.4 稀土材料的回收与循环利用 | 第22-23页 |
1.3 稀土钒酸盐的研究概况 | 第23-30页 |
1.3.1 稀土钒酸盐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 第23-26页 |
1.3.2 稀土钒酸盐的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1.3.3 稀土钒酸盐的结构 | 第27-29页 |
1.3.4 稀土钒酸盐的应用 | 第29-30页 |
1.4 水热法概述 | 第30-31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1-32页 |
第2章 钒酸钐纳米晶体的形貌控制合成与表征 | 第32-47页 |
2.1 概述 | 第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材料 | 第32-34页 |
2.2.2 样品制备 | 第34页 |
2.2.3 样品表征 | 第34-35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2.3.1 钒酸钐纳米晶体的生长条件实验 | 第35-39页 |
2.3.2 产物的结构表征与形貌分析 | 第39-42页 |
2.3.3 十二面体状钒酸钐纳米晶体的形成机理 | 第42-44页 |
2.3.4 不同形貌的钒酸钐纳米晶体的控制合成 | 第44-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钒酸钐纳米晶体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47-57页 |
3.1 概述 | 第47页 |
3.2 十二面体钒酸钐以及多种不同形貌钒酸钐的发光性能对比研究 | 第47-50页 |
3.2.1 不同形貌的钒酸钐样品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第47-48页 |
3.2.2 十二面体钒酸钐纳米晶体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48-49页 |
3.2.3 不同形貌的钒酸钐纳米晶体的发光性能对比研究 | 第49-50页 |
3.3 十二面体钒酸钐纳米晶体发光性能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50-55页 |
3.3.1 掺杂稀土离子的十二面体钒酸钐样品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第51页 |
3.3.2 掺杂不同稀土离子的十二面体钒酸钐纳米晶体的发光性能 | 第51-54页 |
3.3.3 掺杂不同浓度Eu~(3+)的十二面体钒酸钐纳米晶体的发光性能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