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童剧创作的“去成人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儿童剧的本质 | 第8页 |
二、 中国儿童剧的发展历史 | 第8-10页 |
三、 研究现状和论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与时俱进的文本创作 | 第12-23页 |
第一节 叙事视角的合理化切入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语言设计 | 第14-16页 |
第三节 鲜活灵动的人物塑造 | 第16-23页 |
一、 儿童剧中儿童形象的塑造 | 第16-19页 |
二、 儿童剧中成人形象的塑造 | 第19-21页 |
三、 儿童剧中拟人化的物的形象的塑造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舞台呈现的趣与美 | 第23-32页 |
第一节 舞台洋溢儿童情趣 | 第23-27页 |
一、 拒绝低级趣味 | 第23-24页 |
二、 游戏性和互动性 | 第24-27页 |
第二节 舞台充满美感 | 第27-32页 |
一、 技术之美融于艺术之美 | 第27-29页 |
二、 “留白”——想象之美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富有引导意义的价值建构 | 第32-46页 |
第一节 树立崭新的儿童剧观 | 第32-34页 |
第二节 给予儿童合理的关怀 | 第34-40页 |
一、 寓教于乐,适度满足儿童娱乐需求 | 第34-35页 |
二、 引导儿童关注自然 | 第35-36页 |
三、 培养合作精神 | 第36-39页 |
四、 培养儿童的阳刚之气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美育价值和启蒙意义 | 第40-46页 |
一、 传达情感和传播大爱 | 第40-43页 |
二、 优秀的儿童剧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