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

植物miRNA跨物种调控机制初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课题选择依据第11页
    1.2 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现状第11-16页
        1.2.1 microRNA 传统研究方向第12页
        1.2.2 microRNA 新型研究方向-跨物种机制研究第12-14页
        1.2.3 植物 miRNA-动物跨物种研究中的不足第14-16页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页
    1.4 本文的设计思路及内容组织第16-20页
        1.4.1 本文设计思路的创新之处第17页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设计流程第17-18页
        1.4.3 本文的内容组织安排第18-20页
第2章 跨物种调控研究相关知识介绍第20-29页
    2.1 microRNA 的序列同源性分析第20-22页
        2.1.1 microRNA 的同源家族分类第20-21页
        2.1.2 植物 microRNA 家族内、家族间同源性序列比对第21-22页
        2.1.3 基于同源性规则的拟南芥 miRNA 选取原则第22页
    2.2 microRNA 介导的诱导沉默机制研究第22-24页
        2.2.1 microRNA 对靶标 mRNA 的作用区域及含量的影响第22-23页
        2.2.2 microRNA 与靶标 mRNA 的匹配方式第23-24页
    2.3 Tissue Specificity 组织特异性第24页
    2.4 Gene Ontology 基因本体论第24-25页
    2.5 Biology Network 生物网络模型第25-29页
        2.5.1 网络的种类划分第26页
        2.5.2 生物网络模型第26-29页
第3章 动植物 miRNA 靶点预测设计第29-43页
    3.1 总体流程设计第29-31页
    3.2 前期数据准备及预测软件选取第31-34页
        3.2.1 植物 miRNA 的收集第31页
        3.2.2 动植物 mRNA 的收集第31-32页
        3.2.3 靶基因预测软件的选取第32-34页
    3.3 靶点数据处理及分析第34-41页
        3.3.1 植物、植物-动物靶点预测第34-36页
        3.2.3 初次筛选第36-37页
        3.3.3 植物靶点验证第37-40页
        3.3.4 动植物靶点映射及二次筛选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组织特异性和功能富集分析第43-50页
    4.1 总体流程设计第43-44页
    4.2 前期数据准备第44-47页
        4.2.1 组织选择和表达层次划分第44-45页
        4.2.2 数据来源和阈值设定第45-46页
        4.2.3 GO 富集分析第46-47页
        4.2.4 富集分析检验第47页
    4.3 具体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第47-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调控网络的构建与分析第50-56页
    5.1 调控网络流程设计第50-51页
    5.2 前期数据准备第51-53页
        5.2.1 初级网络构建的数据准备第51页
        5.2.2 各基因权值打分第51-52页
        5.2.3 核心节点模块划分第52页
        5.2.4 初级网络中属于 TF 的节点数目第52-53页
    5.3 具体实验过程第53-55页
        5.3.1 节点权值打分第53-54页
        5.3.2 核心 hub 节点选取、模块划分及结果分析第54-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整块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制片法与传统切片片染制作法比较的研究
下一篇:微生物介导的CO2-水—砂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