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混合协作通信方案 | 第17-29页 |
2.1 协作通信概述 | 第17-19页 |
2.2 基本协作协议 | 第19-25页 |
2.2.1 放大转发协议 | 第19-22页 |
2.2.2 译码转发协议 | 第22-24页 |
2.2.3 编码协作协议 | 第24-25页 |
2.3 其他混合协议 | 第25-28页 |
2.3.1 选择中继协议 | 第25-26页 |
2.3.2 自适应中继转发协议 | 第26页 |
2.3.3 增量中继协议 | 第26-27页 |
2.3.4 增量混合译码放大转发协议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余弦相似度的空间调制映射方案设计 | 第29-45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空间调制技术介绍 | 第29-33页 |
3.2.1 传统空间调制系统模型 | 第29-31页 |
3.2.2 比特符号映射 | 第31-33页 |
3.3 基于信道增益的空间调制映射方案设计 | 第33-37页 |
3.3.1 系统模型及映射方案设计 | 第33-35页 |
3.3.2 复杂度分析 | 第35-36页 |
3.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6-37页 |
3.4 基于余弦相似度的空间调制映射方案设计 | 第37-44页 |
3.4.1 系统模型及映射方案设计 | 第37-40页 |
3.4.2 复杂度分析 | 第40-41页 |
3.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IHDAF协议的协作空间调制系统及联合映射设计 | 第45-69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基于IHDAF协议的协作空间调制系统 | 第45-57页 |
4.2.1 IHDAF方案的系统模型 | 第45-48页 |
4.2.2 基于IHDAF协议的协作空间调制系统的中断概率分析 | 第48-53页 |
4.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3-57页 |
4.3 多中继协作空间调制系统映射方案的设计 | 第57-68页 |
4.3.1 多中继节点协作空间调制系统模型 | 第57-60页 |
4.3.2 比特到符号的联合映射方案 | 第60-63页 |
4.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3-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 | 第77-7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