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4-烷基-7-取代乙酰胺基-2H-苯并[b][1,4]噁嗪-3(4H)-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索引表第9-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1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现状第10-11页
    1.2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Smiles重排设计合成4-烷基-7-取代乙酰胺基苯并噁嗪酮第12-16页
第2章 引言第16-18页
第3章 4-烷基-7-取代乙酰胺基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18-32页
    3.1 合成路线第18-19页
    3.2 仪器和试剂第19-20页
        3.2.1 仪器第19页
        3.2.2 试剂第19-20页
    3.3 实验步骤第20-23页
        3.3.1 脂肪胺1与氯乙酰氯的N-酰化反应第20页
        3.3.2 酰胺2和2-氯-4-硝基苯酚发生O-酰化反应同时进行Smiles重排第20-21页
        3.3.3 化合物3在钯炭催化下进行常压还原反应第21页
        3.3.4 化合物4与氯乙酰氯发生N-酰化反应第21页
        3.3.5 化合物5通过取代反应引入吗啉基及哌嗪基得到相应的目标产物第21-23页
    3.4 纯度鉴定与结构表征第23-30页
        3.4.1 纯度鉴定第23-24页
        3.4.2 结构表征第24-30页
    3.5 小结第30-32页
第4章 4-烷基-7-取代乙酰胺基苯并噁嗪酮衍生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实验第32-46页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2-33页
        4.1.1 实验仪器第32页
        4.1.2 实验试剂第32-33页
    4.2 实验动物第33页
    4.3 实验方法第33页
        4.3.1 血浆样品的制备第33页
        4.3.2 实验样品的制备第33页
    4.4 实验步骤第33-34页
        4.4.1 实验操作步骤第33页
        4.4.2 实验数据处理第33-34页
    4.5 实验结果第34-41页
    4.6 分子对接研究第41-43页
        4.6.1 分子对接方法第41页
        4.6.2 分子对接结果第41-43页
    4.7 讨论第43页
    4.8 小结第43-46页
第5章 4-烷基-7-取代乙酰胺基苯并噁嗪酮衍生物油水分配系数测定第46-54页
    5.1 实验仪器与试药第46页
        5.1.1 实验仪器第46页
        5.1.2 实验试药第46页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6-51页
        5.2.1 测定条件的选择第46-47页
        5.2.2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47-48页
        5.2.3 精密度试验第48页
        5.2.4 重复性试验第48-49页
        5.2.5 稳定性试验第49-50页
        5.2.6 油/水分配系数测定第50-51页
    5.3 讨论第51-52页
    5.4 小结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致谢第66-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第68-70页
附录、氢谱、碳谱及质谱图第70-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施蛰存与川端康成新感觉写作的乡土情结
下一篇:Ar、CF4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对纳米载银室温固化型PMMA材料的残余MMA量、吸水性和溶解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