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基于压缩检测理论的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符号说明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超宽带技术概述第13-15页
        1.1.1 超宽带及其应用第13页
        1.1.2 超宽带的实现方式与特点第13-15页
    1.2 压缩检测理论概述第15-16页
        1.2.1 压缩感知理论简介第15-16页
        1.2.2 压缩检测理论简介第16页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安排第16-18页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意义第16-17页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脉冲超宽带系统与压缩检测理论介绍第18-32页
    2.1 脉冲超宽带系统第18-25页
        2.1.1 脉冲超宽带信号第18-19页
        2.1.2 超宽带脉冲调制方式第19-20页
        2.1.3 脉冲超宽带系统的多址接入方式第20-21页
        2.1.4 超宽带信道模型第21-24页
        2.1.5 超宽带接收机第24-25页
    2.2 压缩感知理论第25-29页
        2.2.1 信号的稀疏表示第26页
        2.2.2 观测矩阵的设计第26-28页
        2.2.3 信号重构第28-29页
    2.3 压缩检测理论第29-31页
        2.3.1 压缩检测问题建立第29-30页
        2.3.2 压缩检测原理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基于特征向量脉冲超宽带压缩检测接收机第32-43页
    3.1 信号模型第32-33页
    3.2 基于特征向量压缩检测超宽带接收机的结构第33-36页
        3.2.1 信号的压缩观测第33-34页
        3.2.2 压缩信号的分离与GLRT检测第34-36页
    3.3 观测矩阵Φ第36-39页
        3.3.1 基于信道稀疏模型的观测矩阵第36-37页
        3.3.2 基于信道特征向量的观测矩阵第37-39页
    3.4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第39-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一种新型的压缩检测超宽带系统第43-51页
    4.1 新型的压缩检测超宽带系统框图第43-44页
    4.2 发射机工作原理第44-45页
    4.3 超宽带信道以及其在观测矩阵中的作用第45-46页
    4.4 接收机对信号的处理第46-48页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8-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总结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5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9-6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移动通信业务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AVS-s视频编码器帧内预测模块和变换量化模块硬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