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5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5-22页 |
2.1 肺癌的预后标志 | 第15-17页 |
2.2 脏层胸膜浸润 | 第17页 |
2.3 脏层胸膜浸润的预后意义 | 第17-20页 |
2.4 回顾与展望 | 第20-22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2-24页 |
3.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22-24页 |
3.1.2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 第24页 |
3.2 病理学诊断及分组 | 第24-28页 |
3.2.1 HE 染色 | 第24-25页 |
3.2.2 Van Gieson 染色主要试剂及方法 | 第25-27页 |
3.2.3 结果判断 | 第27-28页 |
3.3 随访 | 第28页 |
3.4 评价指标 | 第28页 |
3.5 统计学处理 | 第28-29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9-44页 |
4.1 入组患者临床特征 | 第29-31页 |
4.2 脏层胸膜浸润分类 | 第31-33页 |
4.3 VPI 对早期 NSCLC 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33-44页 |
4.3.1 VPI 对全部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33-35页 |
4.3.2 VPI 对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不同的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35-39页 |
4.3.3 VPI 对伴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不同的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4 影响 I、II 期 NSCLC 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4.3.5 影响 I、I 期 NSCLC 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4-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