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1.1 黏菌素概述 | 第11-14页 |
1.1.1 黏菌素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1页 |
1.1.2 黏菌素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1.3 黏菌素的肾毒性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1.4 黏菌素的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1.1.5 黏菌素的药动学概述 | 第13-14页 |
1.1.6 黏菌素的耐药机制及发生率 | 第14页 |
1.2 黄芩苷 | 第14-16页 |
1.2.1 黄芩苷概述 | 第14页 |
1.2.2 黄芩苷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1.2.3 黄芩苷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概述 | 第15-16页 |
1.3 神经生长因子(NGF) | 第16-20页 |
1.3.1 神经生长因子概述 | 第16-17页 |
1.3.2 神经生长因子药理作用 | 第17-18页 |
1.3.3 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 | 第18-19页 |
1.3.4 神经生长因子神经保护机制概述 | 第19-20页 |
1.4 本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2.1.3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2页 |
2.1.4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30页 |
2.2.1 小鼠一般性指标检测 | 第23页 |
2.2.2 神经行为学测定实验 | 第23页 |
2.2.3 神经电生理 | 第23-24页 |
2.2.4 小鼠血清及坐骨神经中氧化-抗氧化系统指标的测定 | 第24-27页 |
2.2.5 小鼠坐骨神经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 第27-29页 |
2.2.6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1页 |
3.1 一般指标检测结果 | 第30页 |
3.2 神经行为学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3.2.1 步态分析 | 第30-31页 |
3.2.2 网格试验 | 第31-32页 |
3.2.3 热觉传导功能试验 | 第32页 |
3.3 神经电生理试验 | 第32-33页 |
3.4 氧化-抗氧化试验 | 第33-36页 |
3.4.1 血清氧化-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第33-34页 |
3.4.2 坐骨神经中氧化-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第34-36页 |
3.5 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表达 | 第36-37页 |
3.6 Western Blot检测BAX蛋白表达 | 第37-39页 |
3.7 Western Blot检测MBP蛋白表达 | 第39-41页 |
4 讨论 | 第41-46页 |
4.1 线粒体凋亡相关因子P53、BAX与黏菌素神经毒性的关系 | 第41页 |
4.2 碱性髓鞘蛋白与黏菌素神经毒性的关系 | 第41-42页 |
4.3 黄芩苷对黏菌素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 | 第42-43页 |
4.4 神经生长因子对黏菌素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 | 第43-44页 |
4.5 神经生长因子及黄芩苷在神经保护作用方面的比较 | 第44-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