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5页 |
1.1 开展发电机组噪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9-20页 |
1.2 发电机组辐射噪声分类及产生机理 | 第20-24页 |
1.2.1 空气动力噪声产生机理 | 第20-22页 |
1.2.2 燃烧噪声产生机理 | 第22页 |
1.2.3 机械噪声产生机理 | 第22-23页 |
1.2.4 电磁噪声产生机理 | 第23-24页 |
1.3 发电机组噪声源识别与控制方法 | 第24-30页 |
1.3.1 发电机组噪声源识别方法 | 第24-28页 |
1.3.2 发电机组噪声信号的特点及控制方法 | 第28-30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0-33页 |
1.4.1 噪声源识别及分离的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1.4.2 噪声源灵敏度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1.4.3 发电机组低噪声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小型发电机组噪声成像分析 | 第35-47页 |
2.1 近场声全息技术 | 第36-39页 |
2.1.1 近场声全息原理 | 第36-38页 |
2.1.2 近场声全息测试技术 | 第38-39页 |
2.2 小型发电机组声全息法声源识别 | 第39-45页 |
2.2.1 小型发电机组声全息试验设计 | 第39-42页 |
2.2.2 小型发电机组声全息试验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基于噪声信号特征提取的声源识别 | 第47-65页 |
3.1 独立成分分析和经验模态分解及其协同分析方法 | 第47-51页 |
3.1.1 独立成分分析基本原理和算法 | 第47-49页 |
3.1.2 经验模态分解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 第49-50页 |
3.1.3 EMD、ICA协同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3.2 基于EMD-ICA协同分析方法的模拟仿真及应用 | 第51-58页 |
3.2.1 EMD-ICA协同分析的模拟验证 | 第51-55页 |
3.2.2 基于EMD-ICA协同分析的发电机组噪声信号分解 | 第55-58页 |
3.3 独立分量的小波分析及声源识别 | 第58-63页 |
3.3.1 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与算法 | 第58-59页 |
3.3.2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声源识别 | 第59-61页 |
3.3.3 物理声源识别结果的试验验证 | 第6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物理声源灵敏度分析 | 第65-95页 |
4.1 支持向量机原理与算法 | 第65-68页 |
4.2 基于SVM非线性回归的噪声预测模型 | 第68-79页 |
4.2.1 发电机组物理声源的提取 | 第69-75页 |
4.2.2 支持向量机参数的选择 | 第75-77页 |
4.2.3 噪声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77-79页 |
4.3 支持向量机与其他回归方法的对比 | 第79-90页 |
4.3.1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噪声预测 | 第79-85页 |
4.3.2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预测 | 第85-89页 |
4.3.3 不同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对比 | 第89-90页 |
4.4 物理声源灵敏度模型的建立 | 第90-93页 |
4.4.1 发电机组辐射噪声影响因素的灵敏度理论模型建立 | 第90-91页 |
4.4.2 发电机组辐射噪声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及贡献度分析 | 第91-93页 |
4.5 小结 | 第93-95页 |
第五章 隔声罩结构优化 | 第95-125页 |
5.1 声学计算基础 | 第95-98页 |
5.1.1 计算基本理论 | 第95-96页 |
5.1.2 常用计算方法 | 第96-98页 |
5.2 开口位置对隔声罩性能的影响 | 第98-106页 |
5.2.1 模型建立 | 第98-100页 |
5.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00-106页 |
5.3 声源位置对隔声罩外声场的影响 | 第106-110页 |
5.3.1 模型建立 | 第106-107页 |
5.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0页 |
5.4 隔声罩内、外温度变化对外声场影响 | 第110-116页 |
5.4.1 隔声罩内部温度变化对外声场影响 | 第110-114页 |
5.4.2 隔声罩外部温度变化对外声场影响 | 第114-116页 |
5.5 隔声罩内流场对外声场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5.6 发电机组隔声罩设计及分析 | 第118-123页 |
5.6.1 隔声罩设计 | 第118-119页 |
5.6.2 隔声罩隔声性能分析 | 第119-12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 基于噪声控制的小型发电机组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 | 第125-153页 |
6.1 配气机构系统组成及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 第125-127页 |
6.2 配气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其对噪声的影响 | 第127-152页 |
6.2.1 配气系统原始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128-130页 |
6.2.2 结构参数及边界条件对动力学特性及噪声的影响 | 第130-15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3-157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53-155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155-156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56-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