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电催化分解水原理 | 第11-15页 |
1.2.1 HER原理 | 第12-13页 |
1.2.2 OER原理 | 第13-15页 |
1.3 电化学分解水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1.3.1 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2 电催化析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25-26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表征方法 | 第27-32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7-28页 |
2.3 表征方法及原理 | 第28-30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 第28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 第28页 |
2.3.3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XRD) | 第28-29页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 第29页 |
2.3.5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N2 ad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 | 第29页 |
2.3.6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 第29页 |
2.3.7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 第29页 |
2.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OES) | 第29-30页 |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 第30页 |
2.4 电化学测量技术 | 第30-32页 |
2.4.1 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 第30页 |
2.4.2 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 CV) | 第30页 |
2.4.3 计时电流(Chronoamperometry) | 第30-31页 |
2.4.4 线性扫描伏安法(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LSV) | 第31页 |
2.4.5 转换效率(Turnover frequency, TOF) | 第31-32页 |
第3章 两相界面法调控CoCoLDH纳米片厚度及其电化学析氧性能研究 | 第32-39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3.2.1 CoCoLDH纳米片的制备 | 第32-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3.3.1 CoCoLDH纳米片的结构表征 | 第34-35页 |
3.3.2 CoCoLDH纳米片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S掺杂CoCoLDH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 | 第39-52页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4.2.1 S掺杂CoCoLDH纳米片的制备 | 第40-4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1页 |
4.3.1 S掺杂CoCoLDH纳米片的结构表征 | 第41-46页 |
4.3.2 S掺杂CoCoLDH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析氧性能测试 | 第46-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两相界面法制备CoSe_x纳米晶点缀的CoCoLDH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析氧性能研究 | 第52-71页 |
5.1 引言 | 第52-5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4页 |
5.2.1 Co-SeNS复合物的制备 | 第5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4-70页 |
5.3.1 Co-SeNS复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54-63页 |
5.3.2 Co-SeNS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3-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