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成都市三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25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研究背景第9-10页
        2.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第11-15页
        1.国外文献综述第11-13页
        2.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三)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1.公共危机理论第15-16页
        2.多中心理论第16-17页
    (四)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相关概念第17-22页
        1.社区第17-18页
        2.社区应急管理第18-19页
        3.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第19页
        4.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构成要素第19-22页
    (五)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及创新之处第22-25页
        1.研究方法第22-23页
        2.研究思路和框架第23-24页
        3.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4-25页
一、成都市三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第25-34页
    (一)成都市三元社区发展概况第25-26页
    (二)成都市三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现状第26-31页
        1.应急认知能力建设现状第26页
        2.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现状第26-28页
        3.信息处理能力建设现状第28-29页
        4.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现状第29-30页
        5.先期处置能力建设现状第30页
        6.应急响应能力建设现状第30-31页
        7.应急动员能力建设现状第31页
        8.恢复重建能力建设现状第31页
    (三)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探索第31-34页
        1.应急保障能力的探索第31-32页
        2.信息处理能力的探索第32-33页
        3.监测预警能力的探索第33页
        4.先期处置能力的探索第33-34页
二、成都市三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第34-44页
    (一)三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4-35页
    (二)三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分析及结论第35-44页
        1.层次分析法第35-39页
        2.指标权重分析第39页
        3.问卷调查法第39-44页
三、成都市三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第44-49页
    (一)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44-46页
        1.调动资源有限、应急动员不充分第44页
        2.轻视应急标识和疏散图、应急响应时间过长第44-45页
        3.忽视损失评估和资金筹集,缺乏恢复重建能力第45页
        4.危机意识薄弱、应急认知能力较低第45-46页
        5.其他问题第46页
    (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6-49页
        1.基层工作繁重、社区工作堆积第46-47页
        2.主体单一、主动性不足第47页
        3.社会资源匮乏、缺乏协调整合第47-48页
        4.社区与居民之间博弈胶着第48-49页
四、提升成都市三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第49-57页
    (一)减轻社区工作负担,提升应急动员能力第49-50页
    (二)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第50-53页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第50-51页
        2.构建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第51页
        3.引导居民积极参加社区自治,提升自救互救能力第51-52页
        4.引导企业参与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第52页
        5.建立社区协商机制第52-53页
    (三)协调整合资源,提升恢复重建能力第53-54页
        1.提高灾害损失评估能力第53页
        2.多渠道筹集恢复重建资金第53-54页
        3.强化社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第54页
    (四)加强宣传协调,提升应急认知能力第54-57页
        1.完善应急培训组织体系第55页
        2.运用“互联网+”技术,增强应急宣传互动性第55-56页
        3.建立协调机制,优化社区公共利益第56-57页
五、结语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71页
    附录1 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要素指标调查问卷(一)第61页
    附录2 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要素指标调查问卷(二)第61-62页
    附录3 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要素指标调查问卷(三)第62页
    附录4 成都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标准(2016年修订版)第62-66页
    附录5 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指标调查问卷(四)第66-67页
    附录6 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指标调查问卷(五)第67-68页
    附录7 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指标调查问卷(六)第68-69页
    附录8 三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调查问卷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政府监管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我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