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研究--以沈石溪和黑鹤的动物小说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关于动物小说 | 第8-9页 |
第二节 当代动物小说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第三节 为什么要以沈石溪和黑鹤的动物小说为例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分析 | 第15-25页 |
第一节 猎人形象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善变的“主人” | 第18-21页 |
第三节 忠实可靠的伙伴 | 第21-22页 |
第四节 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 第22-25页 |
第二章 人类形象在动物小说中的功能 | 第25-36页 |
第一节 承担小说的叙事功能 | 第25-27页 |
第二节 自居作用的载体 | 第27-30页 |
第三节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突破 | 第30-32页 |
第四节 人类形象的生态意义 | 第32-36页 |
第三章 中西方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比较 | 第36-47页 |
第一节 从职业角度来看——唯利是图的猎人 | 第37-38页 |
第二节 从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来看——动物的亲近者 | 第38-40页 |
第三节 从动物命运来看——人类对动物命运的主宰 | 第40-43页 |
第四节 中西方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差异的原因 | 第43-47页 |
第四章 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塑造的问题与思考 | 第47-52页 |
第一节 动物小说人类形象塑造的问题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塑造的思考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