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网络中基于群组效用最大化的激励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第14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4-17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7-23页
    2.1 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第17-19页
        2.1.1 LTE-D2D通信技术第17-18页
        2.1.2 车联网技术第18-19页
    2.2 博弈论简介第19-20页
        2.2.1 合作博弈论第19-20页
        2.2.2 非合作博弈论第20页
    2.3 激励机制简介第20-22页
        2.3.1 基于虚拟货币的激励机制第21页
        2.3.2 基于信誉的激励机制第21页
        2.3.3 基于社交关系的激励机制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基于博弈论的社交群组效用最大化激励机制模型第23-31页
    3.1 系统结构第23-24页
    3.2 社交群组效用第24-27页
        3.2.1 移动节点的物理和社交关系第24-26页
        3.2.2 社交群组的构成第26-27页
        3.2.3 社交群组效用函数第27页
    3.3 社交群组效用最大化激励机制设计第27-29页
        3.3.1 社交群组效用最大化博弈模型第28页
        3.3.2 社交群组效用最大化中的社交激励方法第28-29页
    3.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社交群组效用最大化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第31-43页
    4.1 缓存问题中节点策略选择的应用第31-37页
        4.1.1 系统结构第31-33页
        4.1.2 社交群组效用函数定义第33-34页
        4.1.3 纳什均衡解的存在性第34-37页
    4.2 车联网中车头选择问题的应用第37-41页
        4.2.1 系统结构第37-39页
        4.2.2 社交群组效用函数定义第39-40页
        4.2.3 纳什均衡解的存在性第40-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价第43-53页
    5.1 社交感知的激励机制算法第43-45页
        5.1.1 缓存问题中的激励机制算法第43-44页
        5.1.2 车头选择问题中的激励机制算法第44-45页
    5.2 缓存问题的仿真结果第45-49页
        5.2.1 仿真环境设置第45-46页
        5.2.2 性能评价结果第46-49页
    5.3 车头选择问题的仿真结果第49-52页
        5.3.1 仿真环境设置第49-50页
        5.3.2 性能评价结果第50-52页
    5.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4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53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WDM-PON的移动前传网络协同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控制与业务分离的异构无线网络架构设计与切换过程信令简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