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0页 |
| ·前言 | 第11-16页 |
| ·RHS薄壁钢构件的特点 | 第11-13页 |
| ·RHS薄壁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方法与简介 | 第13-16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内容 | 第16-18页 |
| ·国内对薄壁受压柱的研究 | 第16-17页 |
| ·国外关于薄壁受压柱的研究 | 第17-18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2 薄壁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 | 第20-30页 |
| ·有关承载能力的理论 | 第20-23页 |
| ·截面强度 | 第20-21页 |
| ·稳定问题 | 第21-23页 |
| ·薄壁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分析 | 第23-26页 |
| ·整体稳定 | 第23-25页 |
| ·局部稳定 | 第25-26页 |
| ·Perry 公式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 | 第26-29页 |
| ·Perry公式 | 第26-27页 |
| ·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试验研究 | 第30-38页 |
| ·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 第30-31页 |
| ·试验的目的 | 第30-31页 |
| ·试验的内容 | 第31页 |
| ·材性、试件特点 | 第31-32页 |
| ·试件的相关材性 | 第31-32页 |
| ·试件的特点 | 第32页 |
| ·试验过程、现象及试验结果 | 第32-36页 |
| ·试验过程与现象 | 第32-33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6页 |
| ·残余应力缺陷的考虑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RHS轴心受压柱稳定承载能力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66页 |
| ·前言 | 第38-39页 |
| ·ANSYS特征值屈曲分析及非线性屈曲分析的过程及原理 | 第39-48页 |
| ·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39-40页 |
| ·非线性问题 | 第40-44页 |
| ·非线性问题的求解 | 第44-47页 |
| ·非线性屈曲分析 | 第47-4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8-55页 |
| ·单元的选取及网格划分 | 第48-50页 |
| ·边界条件的处理及加载方案 | 第50-51页 |
| ·材料属性的选择 | 第51页 |
| ·初始几何缺陷的考虑 | 第51-55页 |
| ·残余应力的考虑 | 第55页 |
| ·有限元的结果及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5-64页 |
| ·有限元结果的得到 | 第55-57页 |
|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对比 | 第57-58页 |
| ·有限元结果得到的焊接薄壁箱形柱极限状态 | 第58-60页 |
| ·有限元屈曲过程分析 | 第60-62页 |
| ·有限元结果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5 影响RHS轴心受压柱稳定承载力的参数分析 | 第66-84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参数分析 | 第66-79页 |
| ·构件长细比 | 第66-71页 |
| ·板件宽厚比 | 第71-72页 |
| ·构件整体与板件局部几何缺陷 | 第72-77页 |
| ·材料的强度等级 | 第77-79页 |
| ·有限元结果与有关规范的对比 | 第79-81页 |
| ·有限元结果与有关学者推荐公式对比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 ·结论 | 第84-85页 |
| ·展望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