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挖掘机分类 | 第9-10页 |
·挖掘机现状 | 第10-13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2 电动挖掘机结构及存在问题 | 第14-27页 |
·整机概述 | 第14-16页 |
·工作部分 | 第16-20页 |
·开斗机构 | 第17页 |
·动臂 | 第17-18页 |
·斗杆 | 第18-19页 |
·推压机构 | 第19-20页 |
·回转、卷扬部分 | 第20-23页 |
·回转盘及A型架 | 第20-21页 |
·提升机构 | 第21-22页 |
·回转机构 | 第22-23页 |
·行走部分 | 第23-26页 |
·下座架及履带梁 | 第24页 |
·行走机构 | 第24-26页 |
·电气部分结构原理 | 第26-27页 |
3 电动挖掘机维修计划与维修决策 | 第27-35页 |
·设备管理制度 | 第27页 |
·设备维修方式 | 第27-29页 |
·事后维修(BM) | 第28页 |
·预防维修(PM) | 第28页 |
·改善维修(CM) | 第28-29页 |
·现代设备管理模型 | 第29-30页 |
·后勤工程学(LE) | 第29页 |
·综合工程学 | 第29页 |
·全员生产维修(TPM) | 第29-30页 |
·挖掘机维修模型 | 第30-35页 |
·传统维修模型 | 第30页 |
·传统维修形式 | 第30-31页 |
·维修组织要求 | 第31-32页 |
·维修决策模型 | 第32页 |
·维修决策表 | 第32-35页 |
4 电动挖掘机维修方案与维修技术 | 第35-66页 |
·网络计划技术在4m~3电动挖掘机大修项目上的应用 | 第35-40页 |
·网络计划技术用于大修分析 | 第35-36页 |
·大修工程项目内容及明细表 | 第36-38页 |
·大修网络计划图及其优化 | 第38-40页 |
·总成互换技术的应用 | 第40-42页 |
·总成互换技术应用意义 | 第40-41页 |
·总成备件的分级管理 | 第41页 |
·总成备件通用化的改进 | 第41-42页 |
·工作部分维修技术及结构改进 | 第42-48页 |
·扶柄套间隙及推压大轴的调整技术 | 第42页 |
·推压死抱闸的调整技术 | 第42-43页 |
·推压电动机齿轮与死抱闸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技术 | 第43页 |
·铲斗斗底和插销裤断裂的预防处理 | 第43-44页 |
·斗杆折断的维修预防及整体变截面斗杆的应用 | 第44-45页 |
·动臂的维修改进 | 第45-46页 |
·推压齿轮断齿现象处理 | 第46-47页 |
·A型架的改进 | 第47-48页 |
·回转、卷扬部分维修技术 | 第48-51页 |
·提升减速箱漏油的处理 | 第48-49页 |
·卷扬部位修理质量标准 | 第49页 |
·中心轴维修技术 | 第49-50页 |
·转盘环轨的维修技术 | 第50-51页 |
·行走部分维修技术 | 第51-53页 |
·传动机构维修标准 | 第51页 |
·"三轮一带"维修改进 | 第51-52页 |
·履带松紧调整装置的技术改进 | 第52-53页 |
·电气维修技术及其改进 | 第53-55页 |
·直流电机的维护技术 | 第53-54页 |
·其它电气技术改进 | 第54-55页 |
·润滑技术升级 | 第55-57页 |
·润滑升级的意义及部位 | 第55-57页 |
·润滑油脂的升级改进 | 第57页 |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改造技术应用 | 第57-66页 |
·干油集中润滑点分布点 | 第57-59页 |
·系统泵站设计安装 | 第59-61页 |
·给油器及管路的安装设计 | 第61-63页 |
·零部件设计改进及系统调试运行 | 第63-66页 |
5 应用结论与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应用结论 | 第66-67页 |
·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1-72页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