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0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多孔材料 | 第10-11页 |
1.2.1 多孔材料的概念 | 第10页 |
1.2.2 多孔材料的分类 | 第10-11页 |
1.3 介孔材料 | 第11-14页 |
1.3.1 介孔材料的概念 | 第11-12页 |
1.3.2 介孔材料的合成 | 第12-13页 |
1.3.3 介孔材料的应用 | 第13-14页 |
1.4 介孔碳材料 | 第14-15页 |
1.4.1 介孔碳材料的概念 | 第14页 |
1.4.2 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5 析氢反应 | 第15-18页 |
1.5.1 氢气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1.5.2 电解水析氢反应 | 第16-17页 |
1.5.3 析氢反应特征参数 | 第17-18页 |
1.6 本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EISA法制备钴氮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及电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第20-33页 |
2.1 前言 | 第20-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2.2.1 钴氮共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合成 | 第21-22页 |
2.2.2 表征仪器 | 第22页 |
2.2.3 HER性能测定方法 | 第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32页 |
2.3.1 催化剂的红外表征 | 第22-23页 |
2.3.2 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23-24页 |
2.3.3 催化剂的氮气吸附性质 | 第24-26页 |
2.3.4 催化剂的XPS表征 | 第26-27页 |
2.3.5 催化剂的透射电镜表征 | 第27-28页 |
2.3.6 催化剂的极化曲线和塔菲尔斜率 | 第28-29页 |
2.3.7 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29-30页 |
2.3.8 催化剂的交流阻抗 | 第30-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熔盐法制备钴氮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及电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第33-40页 |
3.1 前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 钴氮共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合成 | 第33-34页 |
3.2.2 表征仪器 | 第34页 |
3.2.3 HER性能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3.3.1 催化剂的XRD、Raman及XPS表征 | 第35-36页 |
3.3.2 催化剂的氮气吸附性质和透射电镜表征 | 第36-37页 |
3.3.3 催化剂的极化曲线、塔菲尔斜率和稳定性 | 第37-38页 |
3.4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氯化钴为模板制备钴氮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及电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第40-47页 |
4.1 前言 | 第4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4.2.1 钴氮共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合成 | 第40-41页 |
4.2.2 表征仪器 | 第41页 |
4.2.3 HER性能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4.3.1 催化剂的XRD、Raman和XPS表征 | 第42-43页 |
4.3.2 催化剂的氮气吸附性质和透射电镜表征 | 第43-45页 |
4.3.3 催化剂的极化曲线、塔菲尔斜率和稳定性 | 第45页 |
4.3.4 催化剂的交流阻抗 | 第45-46页 |
4.4 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