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宏观经济背景 | 第9页 |
1.1.2 我国PPP政策背景 | 第9-10页 |
1.1.3 我国政府采购观念的转变 | 第10页 |
1.1.4 招投标是PP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 第10页 |
1.1.5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1-15页 |
1.2.1 招投标机制研究 | 第11-12页 |
1.2.2 PPP项目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 第12-13页 |
1.2.3 PPP项目成功关键因素研究 | 第13-14页 |
1.2.4 物有所值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1.2.5 总体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第16-19页 |
2 PPP项目招投标机制的理论研究 | 第19-31页 |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 第19-20页 |
2.1.2 招标与投标 | 第20页 |
2.1.3 PPP项目招投标机制 | 第20-21页 |
2.2 PPP项目招投标机制的理论依据 | 第21-27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协同理论 | 第22-23页 |
2.2.3 物有所值理论 | 第23-27页 |
2.3 PPP项目招投标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27-29页 |
2.3.1 PPP项目与物有所值的关系 | 第27-28页 |
2.3.2 招投标与PPP项目的关系 | 第28页 |
2.3.3 PPP项目招投标与一般建设项目招投标的不同 | 第28-29页 |
2.3.4 物有所值在PPP项目招投标中的体现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国内外PPP项目招投标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31-47页 |
3.1 国内PPP项目招投标机制现状——以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为例 | 第31-33页 |
3.1.1 政策法规 | 第31页 |
3.1.2 机构设置 | 第31页 |
3.1.3 招投标程序 | 第31-32页 |
3.1.4 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2 香港地区PPP项目招投标机制 | 第33-37页 |
3.2.1 政策法规 | 第33页 |
3.2.2 机构设置 | 第33-34页 |
3.2.3 招投标程序 | 第34-37页 |
3.3 英国PPP项目招投标机制 | 第37-40页 |
3.3.1 政策法规 | 第37页 |
3.3.2 机构设置 | 第37-38页 |
3.3.3 招投标程序 | 第38-40页 |
3.4 新加坡PPP项目招投标机制 | 第40-43页 |
3.4.1 政策法规 | 第40页 |
3.4.2 机构设置 | 第40-41页 |
3.4.3 招投标程序 | 第41-43页 |
3.5 对重庆市设计PPP项目招投标机制的启示 | 第43-45页 |
3.5.1 政策法规 | 第44页 |
3.5.2 机构设置 | 第44页 |
3.5.3 评价指标 | 第44-45页 |
3.5.4 招投标流程 | 第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PPP项目招投标机制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47-69页 |
4.1 基于物有所值的PPP项目招投标机制关键因素问卷调查 | 第47-53页 |
4.1.1 问卷设计的目的与过程 | 第47页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7-49页 |
4.1.3 问卷调查简介 | 第49-50页 |
4.1.4 调查的有效性分析 | 第50-51页 |
4.1.5 数据描述统计量分析 | 第51-53页 |
4.2 基于因子分析的PPP项目招投标机制关键因素分析 | 第53-67页 |
4.2.1 因子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53-54页 |
4.2.2 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4.2.3 提取因子 | 第55-59页 |
4.2.4 因子旋转 | 第59-62页 |
4.2.5 关键因素命名与分类 | 第62-64页 |
4.2.6 PPP项目招投标机制关键因素分析 | 第64-67页 |
4.2.7 PPP项目招投标机制设计要点 | 第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5 基于物有所值的PPP项目招投标机制设计——以重庆市为例 | 第69-81页 |
5.1 设计背景 | 第69-70页 |
5.1.1 直辖市的特点 | 第69页 |
5.1.2 重庆市公共项目公私合作的现状 | 第69-70页 |
5.2 设计目的和依据 | 第70页 |
5.2.1 设计目的 | 第70页 |
5.2.2 设计依据 | 第70页 |
5.3 重庆市PPP项目招投标机制设计 | 第70-78页 |
5.3.1 政策法规 | 第70页 |
5.3.2 机构设置 | 第70-72页 |
5.3.3 评标指标选择 | 第72-73页 |
5.3.4 评标模型构建 | 第73-76页 |
5.3.5 招投标流程 | 第76-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8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结论 | 第81页 |
6.2 展望与不足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97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9-90页 |
B. 关于“西部地区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机制研究”的调查问卷 | 第90-94页 |
C. 相关系数矩阵 | 第94-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