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束空域时域合成效果讨论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7-9页 | 
| ·激光束相干合成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第9-13页 | 
| ·国外的研究历程和动态 | 第9-11页 | 
| ·国内的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激光相干合成的理论基础 | 第15-27页 | 
| ·光的相干条件 | 第15-18页 | 
| ·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 | 第15-17页 | 
| ·相干条件 | 第17-18页 | 
| ·光的空间相干性与时间相干性 | 第18-21页 | 
| ·光的空间相干性 | 第18-20页 | 
| ·光的时间相干性 | 第20-21页 | 
| ·经典相干性理论 | 第21-27页 | 
| ·互相干函数和复相干度 | 第22-24页 | 
| ·互相干的传播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MOPA 结构激光相干合成技术 | 第27-31页 | 
| ·MOPA 结构激光相干合成原理 | 第27-28页 | 
| ·MOPA 结构激光相干合成的相位控制方法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连续激光阵列相干合成效果 | 第31-51页 | 
| ·高斯光束 | 第31-34页 | 
| ·高斯光束 | 第31-32页 | 
| ·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质 | 第32-34页 | 
| ·激光束相干合成效果的评价参数 | 第34-35页 | 
| ·连续激光阵列相干合成效果 | 第35-46页 | 
| ·理论模型 | 第35-37页 | 
| ·相干合成光强分布计算 | 第37-40页 | 
| ·相干合成效果 | 第40-42页 | 
| ·相干合成效果随传输距离的变化 | 第42-46页 | 
| ·相位差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 第46-50页 | 
| ·理论模型 | 第46页 | 
| ·合成光强计算 | 第46-48页 | 
| ·相位差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调Q 脉冲激光阵列合成效果 | 第51-61页 | 
| ·调Q 固体激光器脉冲波形的产生 | 第51-54页 | 
| ·四能级系统速率方程组 | 第51页 | 
| ·调Q 固体激光器速率方程的简化 | 第51-52页 | 
| ·调Q 脉冲波形模拟算法 | 第52-54页 | 
| ·调Q 脉冲波形数值计算 | 第54页 | 
| ·合成脉冲波形 | 第54-57页 | 
| ·计算模型 | 第54-55页 | 
| ·脉冲激光相干合成光强分布 | 第55-56页 | 
| ·合成脉冲波形 | 第56-57页 | 
| ·时间延迟对合成脉冲波形及合成效果的影响 | 第57-60页 | 
| ·时间延迟对合成脉冲波形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时间延迟对合成光强分布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时间延迟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