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超低能耗宾馆建筑供暖供冷能耗的研究--以济南某宾馆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外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 国内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1 “三步节能”指数及途径 | 第18-19页 |
1.3.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用的背景 | 第19页 |
1.3.3 国家政策 | 第19-20页 |
1.3.4 山东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2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宾馆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33页 |
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 第23-25页 |
2.1.1 建筑室内环境标准 | 第23页 |
2.1.2 控制性性能指标 | 第23-24页 |
2.1.3 主要技术措施 | 第24-25页 |
2.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耗分析 | 第25-26页 |
2.2.1 热平衡计算原理 | 第25页 |
2.2.2 得热与失热分析 | 第25-26页 |
2.3 年供暖供冷需求的计算 | 第26-28页 |
2.4 气密性指标 | 第28-29页 |
2.4.1 气密性评价标准 | 第28-29页 |
2.4.2 气密性指标的确定 | 第29页 |
2.5 新风量的确定 | 第29-30页 |
2.6 热回收和湿负荷 | 第30页 |
2.7 宾馆用能季的确定 | 第30-31页 |
2.7.1 室内温湿度参数 | 第30-31页 |
2.7.2 供暖季和制冷季的确定 | 第31页 |
2.8 室内其他环境参数指标 | 第31-32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参照建筑模型的建立和模拟结果分析 | 第33-45页 |
3.1 DeST软件简介 | 第33-34页 |
3.2 参照建筑围护结构 | 第34-35页 |
3.3 建模过程 | 第35-39页 |
3.3.1 建筑实例 | 第35-36页 |
3.3.2 房间功能划分 | 第36-39页 |
3.4 室外逐时气象参数 | 第39-41页 |
3.5 室内计算温度 | 第41页 |
3.6 建筑负荷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1-44页 |
3.6.1 全年逐时冷热负荷模拟结果 | 第41-43页 |
3.6.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模和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53页 |
4.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构造 | 第45页 |
4.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第45-47页 |
4.3 房间参数设定 | 第47-49页 |
4.4 建筑负荷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9-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被动式宾馆建筑供暖供冷能耗分析 | 第53-62页 |
5.1 空调系统类型的分析 | 第53-56页 |
5.2 热源类型的选取 | 第56-58页 |
5.3 冷源类型的选择 | 第58-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