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2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氢能及其应用 | 第10-12页 |
| ·氢能的优越性 | 第10页 |
| ·氢能的应用 | 第10-12页 |
| ·制氢技术 | 第12-15页 |
| ·化石燃料制氢 | 第13-15页 |
| ·可再生资源制氢 | 第15页 |
| ·金属氧化物两步热化学分解水制氢 | 第15-30页 |
| ·常规体系 | 第16-25页 |
| ·新体系-两步法甲烷水蒸汽重整制氢 | 第25-30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2-40页 |
| ·主要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2页 |
| ·实验设备 | 第32-33页 |
| ·各组分气体相对校正系数的测定方法 | 第33-35页 |
| ·氧载体的制备 | 第35-36页 |
| ·氧载体的表征 | 第36-37页 |
| ·晶体结构分析(XRD) | 第36页 |
| ·比表面积测量(BET) | 第36页 |
| ·拉曼测试(Raman Spectroscopy) | 第36-37页 |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 | 第37页 |
| ·氧载体的活性评价 | 第37-38页 |
| ·甲烷部分氧化反应 | 第37-38页 |
| ·热化学分解水反应 | 第38页 |
| ·Two-step SRM循环实验 | 第38页 |
| ·氧载体的性能评价指标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氧载体的选择 | 第40-70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金属氧化物氧载体的热力学选择 | 第40-43页 |
|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 | 第41-42页 |
| ·热化学分解水制氢反应 | 第42-43页 |
| ·各组分气体相对N_2校正因子的测定 | 第43-44页 |
| ·铈基氧载体的结构与表征 | 第44-47页 |
| ·比表面积 | 第44页 |
| ·微观结构 | 第44-46页 |
| ·H_2-TPR实验 | 第46-47页 |
| ·铈基氧载体CH_4程序升温还原实验 | 第47-57页 |
| ·纯CeO_2氧载体CH_4程序升温还原 | 第48-50页 |
| ·CeO_2-ZrO_2氧载体CH_4程序升温还原 | 第50-52页 |
| ·.3 CeO_2-WO_3氧载体CH_4程序升温还原 | 第52-53页 |
| ·CeO_2-Fe_2O_3氧载体CH_4程序升温还原 | 第53-55页 |
| ·CeO_2-NiO氧载体CH_4程序升温还原 | 第55-57页 |
| ·铈基氧载体CH_4恒温还原实验 | 第57-63页 |
| ·纯CeO_2氧载体CH_4恒温还原 | 第57-59页 |
| ·CeO_2-ZrO_2氧载体CH_4恒温还原 | 第59-61页 |
| ·CeO_2-Fe_2O_3氧载体CH_4恒温还原 | 第61-63页 |
| ·还原态铈基氧载体热化学分解水实验 | 第63-68页 |
| ·还原态CeO_2氧载体热化学分解水 | 第63-65页 |
| ·还原态CeO_2-ZrO_2氧载体热化学分解水 | 第65-66页 |
| ·还原态CeO_2-Fe_2O_3氧载体热化学分解水 | 第66-68页 |
| ·三种氧载体一次Redox循环相比较 | 第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四章 氧载体Redox循环性能评价 | 第70-88页 |
| 引言 | 第70-71页 |
| ·铈基氧载体Redox循环性能实验 | 第71-75页 |
| ·CeO_2氧载体Redox循环 | 第71-72页 |
| ·CeO_2-ZrO_2氧载体Redox循环 | 第72-74页 |
| ·CeO_2-Fe2_O_3氧载体Redox循环 | 第74-75页 |
| ·Redox循环中现象分析 | 第75-87页 |
| ·XRD分析 | 第75-82页 |
| ·Raman分析 | 第82-84页 |
| ·TPR分析 | 第84-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1页 |
| ·总结 | 第88-89页 |
| ·展望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附录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