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农药残留物对农药厂退役场地土壤影响的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4页
2 课题概述第14-30页
    2.1 课题由来第14页
    2.2 评价依据第14页
    2.3 评价原则第14-15页
    2.4 评价标准第15-21页
        2.4.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值第15-18页
        2.4.2 底质质量评价标准限值第18-19页
        2.4.3 地表水质量评价标准限值第19-20页
        2.4.4 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限值第20-21页
    2.5 评价方法第21-23页
        2.5.1 土壤和底质评价方法第21-22页
        2.5.2 水质评价方法第22-23页
    2.6 地块概况第23-30页
        2.6.1 地理位置第23页
        2.6.2 场地的现状第23-24页
        2.6.3 1997年前浙江某农药厂生产情况第24-26页
        2.6.4 1997年后浙江某农药厂生产情况第26-27页
        2.6.5 场地历史的分析第27-28页
        2.6.6 相邻场地的现状与历史第28-29页
        2.6.7 敏感目标第29-30页
3 采样点位布设与采样第30-40页
    3.1 采样点布设概况第30页
    3.2 土壤采样点位布设和采样情况第30-33页
        3.2.1 土壤采样点布设情况第30页
        3.2.2 土壤采样情况第30-33页
        3.2.3 土壤监测项目第33页
    3.3 土堆采样点位布设和采样情况第33-36页
        3.3.1 土堆采样点布设情况第33-34页
        3.3.2 土堆采样情况第34-35页
        3.3.3 土堆监测项目第35-36页
    3.4 地表水(包括场地积水)和底质采样点位布设和采样情况第36-38页
        3.4.1 地表水(包括场地积水)和底质采样点布设情况第36-37页
        3.4.2 地表水(包括场地积水)和底质监测项目第37-38页
    3.5 地下水采样点位布设和采样情况第38-40页
        3.5.1 地下水采样点布设情况第38页
        3.5.2 地下水采样情况第38页
        3.5.3 地下水监测项目第38-40页
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40-98页
    4.1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40-77页
    4.2 土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77-78页
    4.3 河流底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78-79页
    4.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79-82页
        4.4.1 河流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79页
        4.4.2 场地积水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79-82页
    4.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82-84页
    4.6 质量现状汇总第84-98页
        4.6.1 土壤质量现状汇总第84-93页
        4.6.2 土堆质量现状汇总第93-94页
        4.6.3 河流底质质量现状汇总第94-95页
        4.6.4 河流地表水质量现状汇总第95-96页
        4.6.5 场地积水水质量现状汇总第96-97页
        4.6.6 地下水水质量现状汇总第97-98页
5 结论与建议第98-101页
    5.1 结论第98-99页
    5.2 建议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附图1 现状图片第103-104页
附图2 浙江某农药厂改制前平面布置图第104-105页
附图3 浙江某农药厂改制后平面布置图第105-106页
附图4 场地分区布置图第106-107页
附图5 土壤采样点布置图第107-108页
附图6 地下水和土堆点位布置图第108-109页
附图7 地下水(包括场地积水)点位布置图第109-110页
附图8 污染土壤分布示意图第110-111页
附图9 场地积水特征污染示意图第111-112页
附图10 地下水污染示意分布图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poE4对突触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与Alzheimer病
下一篇:副猪嗜血杆菌新型免疫原性蛋白的发掘与鉴定及细胞毒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