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网络安全现状与入侵警报关联方法研究 | 第12-17页 |
1.1.1 网络与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1.2 入侵警报关联方法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5-17页 |
1.2 本文的结构组织 | 第17-18页 |
第2章 入侵检测、警报关联及描述逻辑相关 | 第18-29页 |
2.1 入侵检测相关 | 第18-24页 |
2.1.1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 第18-19页 |
2.1.2 警报关联技术概述 | 第19-24页 |
2.2 描述逻辑 | 第24-26页 |
2.2.1 描述逻辑概述 | 第24-25页 |
2.2.2 基于描述逻辑的系统结构 | 第25-26页 |
2.3 基于描述逻辑的入侵检测描述语言 | 第26-28页 |
2.3.1 入侵检测描述逻辑理想特性 | 第26页 |
2.3.2 基于描述逻辑的入侵检测描述语言分类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PDDL警报关联的描述逻辑框架模型研究与设计 | 第29-37页 |
3.1 智能规划与知识表示 | 第29-33页 |
3.1.1 智能规划概述 | 第29-30页 |
3.1.2 典型的规划方法 | 第30-32页 |
3.1.3 智能规划领域的知识表示 | 第32-33页 |
3.2 Planning-PACM:基于PDDL警报关联描述模型框架 | 第33-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PDDL语言的警报关联 | 第37-48页 |
4.1 基于PDDL的入侵警报信息转换规则和方法 | 第37-41页 |
4.1.1 基于PDDL的入侵警报信息转换规则 | 第37-40页 |
4.1.2 基于PDDL的入侵警报信息转换方法 | 第40-41页 |
4.2 基于PDDL的入侵警报关联描述方法(Planning-PIAC) | 第41-43页 |
4.2.1 基本概念 | 第41-42页 |
4.2.2 Planning-PIAC方法 | 第42-43页 |
4.3 实验 | 第43-47页 |
4.3.1 实验环境 | 第43-44页 |
4.3.2 评估标准 | 第44-45页 |
4.3.3 评价分析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48-49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