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山羊论文

TRα、CRABPII基因在三个山羊品种中的多态性分析及其在绒山羊胚胎皮肤中的表达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14-25页
    前言第14页
    1.1 山羊绒毛生长及毛囊的发育规律第14-17页
        1.1.1 绒山羊毛被生长特点第15页
        1.1.2 毛囊的生物学基础第15-17页
    1.2 甲状腺激素受体第17-21页
        1.2.1 甲状腺激素受体概述第17页
        1.2.2 TR的分类第17-18页
        1.2.3 TR的分子结构第18-19页
        1.2.4 甲状腺激素对绒山羊被毛生长的影响第19-20页
        1.2.5 TR的表达及多态性研究第20-21页
    1.3 毛囊皮脂腺单位第21-22页
    1.4 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基因第22-24页
        1.4.1 CRABPs的分类第22-23页
        1.4.2 CRABPⅡ在皮肤组织中的作用第23-24页
        1.4.3 CRABPⅡ的表达与多态性第24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5-38页
    2.1 试验材料第25页
        2.1.1 皮肤组织样品第25页
        2.1.2 血液样品第25页
    2.2 仪器与试剂第25-27页
        2.2.1 主要仪器设备第25-26页
        2.2.2 主要试剂盒与试剂第26页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6-27页
    2.3 试验方法第27-37页
        2.3.1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第27-28页
            2.3.1.1 提取前准备第27-28页
            2.3.1.2 总RNA提取第28页
            2.3.1.3 总RNA质量和浓度的检测第28页
        2.3.2 cDNA第一条链合成第28-29页
        2.3.3 TRα和CRABPⅡ基因的克隆第29-31页
            2.3.3.1 TRα和CRABPⅡ基因克隆引物的设计和合成第29页
            2.3.3.2 RT-PCR扩增第29-30页
            2.3.3.3 TRα和CRABPⅡ基因RT-PCR产物胶回收第30页
            2.3.3.4 TRα和CRABPⅡ基因RT-PCR胶回收产物与载体的连接第30页
            2.3.3.5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0-31页
            2.3.3.6 菌落筛选第31页
            2.3.3.7 菌液PCR测序第31页
            2.3.3.8 菌液PCR测序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页
        2.3.4 TRα和CRABPⅡ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胚胎皮肤中的表达研究第31-33页
            2.3.4.1 实时荧光定量引物设计第31-32页
            2.3.4.2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2-33页
        2.3.5 TRα和CRABPⅡ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第33-37页
            2.3.5.1 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3页
            2.3.5.2 山羊基因组DNA的浓度和纯度检测第33-34页
            2.3.5.3 TRα和CRABPⅡ基因的SNPs检测第34-35页
            2.3.5.4 PCR-RFLP第35-37页
    2.4 数据处理第37-38页
        2.4.1 TRα和CRABPⅡ基因相对表达量数据处理第37页
        2.4.2 TRα和CRABPⅡ基因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第37-38页
            2.4.2.1 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第37页
            2.4.2.2 群体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的检验第37页
            2.4.2.3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7-38页
        2.4.3 基因多态位点与南江黄羊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第38页
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8-62页
    3.1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第38-39页
    3.2 RT-PCR扩增结果第39页
    3.3 目的片段测序结果第39页
    3.4 TRα和CRABPⅡ基因CDS区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9-46页
        3.4.1 CDS区序列分析第39-41页
        3.4.2 基于TRα和CRABPⅡ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第41-42页
        3.4.3 TRα和CRABPⅡ理化性质分析第42页
        3.4.4 TRα和CRABPⅡ磷酸化位点分析第42-43页
        3.4.5 TRα和CRABPⅡ疏水性分析第43-44页
        3.4.6 TRα和CRABPⅡ二级结构预测第44页
        3.4.7 TRα和CRABPⅡ保守结构域预测第44-45页
        3.4.8 TRα和CRABPⅡ功能位点预测第45-46页
    3.5 TRα和CRABPⅡ基因的组织表达第46-49页
        3.5.1 实时荧光定量引物验证第46页
        3.5.2 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6-47页
        3.5.3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第47页
        3.5.4 TRα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不同日龄的表达研究第47-48页
        3.5.5 CRABPⅡ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不同日龄的表达研究第48-49页
    3.6 TRα和CRABPⅡ基因的多态检测第49-62页
        3.6.1 山羊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第49页
        3.6.2 PCR扩增结果与分析第49-50页
        3.6.3 测序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3.6.4 PCR产物酶切结果第53-54页
            3.6.4.1 山羊TRα基因C230T位点限制性酶切检测结果第53页
            3.6.4.2 山羊TRα基因G173A位点限制性酶切检测结果第53-54页
        3.6.5 不同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分布与遗传特性分析第54-55页
        3.6.6 不同位点各基因型与部分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第55-62页
            3.6.6.1 南江黄羊TRα基因C230T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第55-57页
            3.6.6.2 南江黄羊TRα基因G173A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第57-59页
            3.6.6.3 C230T位点与G173A位点的基因型组合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第59-62页
4 讨论第62-67页
    4.1 关于试验皮肤组织样品的选取第62页
    4.2 TRα和CRABPⅡ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62-63页
    4.3 TRα和CRABPⅡ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第63-65页
    4.4 TRα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与南江黄羊生长性状相关分析第65-67页
5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冷冻保存稀释液中猪精子Caspase基因表达谱研究
下一篇:米易植烟区烤烟钾肥适用性和提钾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