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式提梁机主框架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提梁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CAD及CAE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2章 轮轨式提梁机总体方案 | 第14-25页 |
| ·轮轨式提梁机概述 | 第14页 |
| ·轮轨式提梁机的应用 | 第14页 |
| ·轮轨式提梁机的一般功能 | 第14页 |
| ·轮轨式提梁机的结构 | 第14-24页 |
| ·主梁 | 第15页 |
| ·支腿 | 第15-16页 |
| ·大车走行机构 | 第16页 |
| ·支撑及转向机构 | 第16-17页 |
| ·起升机构 | 第17-18页 |
| ·电气系统 | 第18-21页 |
| ·液压系统 | 第21-22页 |
| ·司机室 | 第22页 |
| ·安全装置 | 第22页 |
| ·动力系统 | 第22页 |
| ·钢轨 | 第22-23页 |
| ·提梁机装车施工及梁场布置图 | 第23-24页 |
| ·产品开发制造流程 | 第24-25页 |
| 第3章 轮轨式提梁机主框架三维设计建模 | 第25-36页 |
| ·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简介 | 第25-27页 |
| ·SolidWorks软件的特点 | 第25-26页 |
| ·SolidWorks软件的功能 | 第26-27页 |
| ·基于SOLIDWORKS设计建模技术 | 第27-28页 |
| ·零件三维建模的方法 | 第27-28页 |
| ·装配体三维建模的方法 | 第28页 |
| ·轮轨式提梁机主要构件三维设计建模 | 第28-32页 |
| ·设计流程 | 第28-29页 |
| ·支腿横梁三维实体设计 | 第29-32页 |
| ·支腿立柱三维实体设计 | 第32页 |
| ·主梁三维实体设计 | 第32页 |
| ·轮轨式提梁机主框架虚拟装配 | 第32-36页 |
| ·主金属结构组成 | 第32-33页 |
| ·主金属结构特点 | 第33页 |
| ·装配关系 | 第33页 |
| ·典型装配流程 | 第33-34页 |
| ·提梁机主框架装配图及三维模型 | 第34-36页 |
| 第4章 轮轨式提梁机结构强度分析 | 第36-56页 |
| ·有限元法的原理 | 第36-37页 |
| ·有限元法的产生与基本思想 | 第36页 |
| ·有限元法的优越性 | 第36页 |
| ·有限元法的应用范围 | 第36-37页 |
| ·有限元法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 第37页 |
| ·COSMOSWORKS分析器简介 | 第37-40页 |
| ·CosmosWorks简介 | 第37-38页 |
| ·CosmosWorks的应用 | 第38-40页 |
| ·提梁机工况分析与荷载计算 | 第40-44页 |
| ·计算工况分析 | 第40-41页 |
| ·计算载荷的确定 | 第41-44页 |
| ·基于COSMOSWORKS的提梁机分析计算 | 第44-54页 |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 ·强度和刚度有限元分析 | 第44-54页 |
| ·轮轨式提梁机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