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思考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本课题的学术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1-14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1-13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有关研究与重点观点回顾 | 第16-18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文章的创新性 | 第20-21页 |
第2章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现状调查 | 第21-32页 |
·SCL-90调查 | 第21-25页 |
·操作步骤 | 第21-22页 |
·SCL-90测试结果 | 第22-25页 |
·访谈调查 | 第25-31页 |
·操作步骤 | 第25页 |
·访谈结果 | 第25-31页 |
·典型案例 | 第31-32页 |
第3章 高校贫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2-40页 |
·高校贫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 第32-36页 |
·自卑和敏感 | 第32-33页 |
·焦虑和抑郁 | 第33-34页 |
·妒忌和偏执 | 第34-35页 |
·自闭和孤独 | 第35-36页 |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36-40页 |
·经济困难 | 第36页 |
·社会环境及其变化 | 第36-37页 |
·社会评价和支持的不匹配 | 第37-38页 |
·教养模式的不合理 | 第38页 |
·自身人格的缺陷和自我认识的偏差 | 第38-40页 |
第4章 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 第40-58页 |
·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应遵循的教育原则 | 第40-43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40-41页 |
·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 第41-42页 |
·尊重贫困生心理感受的原则 | 第42页 |
·教育的渗透性和时效性原则 | 第42-43页 |
·心理危机预防与教育并重的原则 | 第43页 |
·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 第43-49页 |
·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第43-48页 |
·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人调适能力 | 第48-49页 |
·全社会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 第49页 |
·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 第49-52页 |
·更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内容 | 第50-51页 |
·创新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方式 | 第51-52页 |
·和谐校园文化教育的措施 | 第52-55页 |
·硬文化的建设 | 第52-53页 |
·软文化的建设 | 第53-55页 |
·解决灾区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特殊对策 | 第55-58页 |
·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 第55页 |
·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 第55-56页 |
·专业的心理疏导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1 问卷和量表 | 第63-64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