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阶级话语与乡土伦理--解放战争前后土改的革命逻辑

目录第3-4页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1 革命文学作为阶级话语的表现材料第10页
    1.2 阶级话语作为政党动员的手段第10-12页
    1.3 阶级话语与乡土伦理的关系:成功消解还是附着其上第12-15页
第二章 、阶级话语体系的建构:革命通过文学而升华第15-22页
    2.1 将阶级话语融入文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第15-17页
    2.2 阶级话语在农村的传播:大众文艺对农民意识的影响第17-19页
    2.3 阶级话语与土改实践的距离第19-22页
第三章 、阶级话语吸收乡土伦理的要素第22-28页
    3.1 “诉苦”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第22-23页
    3.2 “挖穷根”的经济哲学:“劳动最光荣”与乡土生活的理想第23-24页
    3.3 阶级话语与农民朴素的道德观:诉苦的道德化第24-28页
第四章 、乡土伦理对阶级话语的变革第28-35页
    4.1 土改话语的表里结构:“亲不亲,阶级分”与亲情血缘第28-29页
    4.2 平均主义心态在阶级话语中的扩展:闹革命还是搞生产第29-31页
    4.3 复仇心态在阶级话语中的扩展:土改的暴力成分第31-35页
第五章 、结论:革命逻辑的发展——意识形态的效力问题第35-40页
    5.1 新型身份系统下的阶级话语和乡土伦理第35-36页
    5.2 意识形态的效力问题:阶级话语退出与乡土伦理复兴第36-40页
        5.2.1 意识形态效力减弱的过程:阶级话语的符号化第36-38页
        5.2.2 乡土伦理的抗争与复苏:农民的经济理性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1. 英文资料第41页
    2. 资料汇编与中文书目第41-43页
    3. 期刊论文第43-46页
注释第46-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军军事信息化改革问题研究
下一篇:政府补助与公司债券融资--以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