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5-7页 |
文献综述 | 第7-16页 |
第一章 、金圣叹理论体系的矛盾问题 | 第16-29页 |
第一节、金圣叹文学理论产生的时代 | 第16-18页 |
第二节、理论的目的及其矛盾 | 第18-21页 |
第三节、方法和目的间的矛盾 | 第21-25页 |
第四节、方法的展开及其矛盾 | 第25-29页 |
第二章 、《水浒传》评点中的矛盾处理 | 第29-36页 |
第一节、对梁山好汉的矛盾态度 | 第29-31页 |
第二节、“独恶宋江”——伪善和才子的矛盾 | 第31-33页 |
第三节、“腰斩水浒”——小说和现实的矛盾 | 第33-36页 |
第三章 、金圣叹评点矛盾的原因 | 第36-43页 |
第一节、吴中文人的两种选择——才子和复社 | 第36-40页 |
第二节、金圣叹的选择——曾点之志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注释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