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5-26页 |
2. 住宅地震保险概述 | 第26-35页 |
·地震灾害损失与地震保险 | 第26-30页 |
·地震灾害损失概述 | 第26-27页 |
·我国地震灾害的特征 | 第27-29页 |
·地震保险 | 第29-30页 |
·住宅地震保险的含义与作用 | 第30-32页 |
·开展住宅地震保险的必要性与意义 | 第32-35页 |
3. 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 | 第35-49页 |
·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概述 | 第35-43页 |
·新西兰模式 | 第35-37页 |
·日本模式 | 第37-39页 |
·台湾地区模式 | 第39-42页 |
·土耳其模式 | 第42-43页 |
·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 | 第43-47页 |
·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启示 | 第47-49页 |
4. 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49-56页 |
·我国住宅地震保险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49-50页 |
·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50-54页 |
·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54-56页 |
5. 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新型模式选择的前提 | 第56-66页 |
·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新型模式中的几个问题 | 第56-59页 |
·经营方式-政府主导或商业化 | 第56-57页 |
·实施方式-强制保险或自愿保险 | 第57-58页 |
·投保方式-主险或附加险 | 第58页 |
·基金管理者-政府或私营机构 | 第58-59页 |
·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新型模式选择的原则 | 第59-62页 |
·政府主导原则 | 第59页 |
·适度强制原则 | 第59-60页 |
·风险共担原则 | 第60页 |
·非盈利性原则 | 第60-61页 |
·适度差异原则 | 第61页 |
·简易化原则 | 第61-62页 |
·产品设计 | 第62-66页 |
·费率厘定 | 第62-64页 |
·责任与限额的确定 | 第64-65页 |
·保障范围 | 第65-66页 |
6. 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新型模式的构建与相关建议 | 第66-78页 |
·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新型模式的框架 | 第66-68页 |
·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新型模式有效运作的具体建议 | 第68-76页 |
·构建住宅地震保险共保及危险承担机制,政府充当最终再保险人 | 第69-71页 |
·建立地震保险准备金制度 | 第71-72页 |
·由政府主导,设立独立机构负责基金的运作 | 第72-75页 |
·政府提供专项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财政支持 | 第75-76页 |
·加大对本国地震灾害的研究,加强地震风险评估 | 第76页 |
·构建我国住宅地震保险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后记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