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淮安市农村水利现代化推进模式与保障措施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2-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农村水利现代化推进过程第14-16页
        1.1.3 农村水利现代化主要成效第16-17页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第17-19页
        1.2.1 研究意义第17页
        1.2.2 研究目标第17-18页
        1.2.3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第19-20页
    1.4 国内外实践与研究现状第20-24页
        1.4.1 水利现代化的实践第20-21页
        1.4.2 国内外水利现代化研究状况第21-24页
第二章 淮安农村水利基本特点和约束因素分析第24-28页
    2.1 淮安农村水利历史第24-26页
        2.1.1 淮安水系概况第24-25页
        2.1.2 淮安市农村水利历史地位第25页
        2.1.3 淮安农村水利发展过程第25-26页
    2.2 淮安农村水利基本特点第26-27页
        2.2.1 防洪保安是重要保障第26页
        2.2.2 灌区节水改造是首要目标第26页
        2.2.3 提高排涝标准事关农村稳定第26-27页
        2.2.4 水污染治理是城乡协调的保证第27页
    2.3 淮安农村水利现代化约束因素分析第27-28页
        2.3.1 灌区规划标准低第27页
        2.3.2 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第27页
        2.3.3 地方财政配套受制于执政理念第27-28页
第三章 淮安农村水利现代化目标与思路第28-36页
    3.1 淮安市农村水利现代化主要目标第28-31页
        3.1.1 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第28-29页
        3.1.2 提高农田排涝标准第29页
        3.1.3 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第29页
        3.1.4 提高干旱年灌区供水保证率第29-30页
        3.1.5 提高农村河道水质标准第30-31页
        3.1.6 完善政策指导和制度约束途径第31页
    3.2 淮安市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思路第31-36页
        3.2.1 完善经济发展需求型发展模式第31-32页
        3.2.2 创建生态环境约束型发展模式第32-33页
        3.2.3 建立城乡统筹单元型发展模式第33-35页
        3.2.4 重点推进综合发展推动型模式第35-36页
第四章 推进淮安市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措施与对策建议第36-43页
    4.1 保障措施第36-37页
        4.1.1 思想保障第36页
        4.1.2 科技保障第36-37页
        4.1.3 机制保障第37页
    4.2 对策与建议第37-43页
        4.2.1 完善农村水利投资融资体制第37页
        4.2.2 细化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第37-38页
        4.2.3 细化淮安市农村水利绩效考核指标第38-4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3-45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43页
    5.2 主要研究创新第43页
        5.2.1 研究内容创新第43页
        5.2.2 研究方法创新第43页
        5.2.3 研究成果创新第43页
    5.3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历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苦茶(Camellia kucha (Chang et Wang)Chang)生物碱的积累特性研究
下一篇:富平智能配电网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