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CONTENTS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9页 |
| 1.1.1 袋式除尘器及其滤料的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 1.1.2 袋式除尘器在水泥行业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1.1.3 废旧除尘布袋的产生和处理处置情况 | 第18-19页 |
| 1.2 废旧除尘布袋焚烧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3 废旧除尘布袋焚烧灰渣用作水泥混合材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1.3.1 水泥混合材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1.3.2 废旧除尘布袋焚烧灰渣用作水泥混合材的可能性 | 第22页 |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1.4.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1.5 本论文创新性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5-33页 |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25-26页 |
| 2.1.1 废旧除尘布袋 | 第25页 |
| 2.1.2 水泥熟料 | 第25页 |
| 2.1.3 石膏 | 第25页 |
| 2.1.4 水泥标准砂 | 第25-26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3页 |
| 2.2.1 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实验 | 第26-29页 |
| 2.2.2 废旧除尘布袋热重分析实验 | 第29-30页 |
| 2.2.3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 | 第30-31页 |
| 2.2.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1页 |
| 2.2.5 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 第31页 |
| 2.2.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实验 | 第31页 |
| 2.2.7 水泥胶砂安定性实验 | 第31页 |
| 2.2.8 水泥硬化浆体孔隙率实验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水泥厂废旧除尘布袋热重分析及其形态特征研究 | 第33-49页 |
| 3.1 实验样品的基础性质 | 第33-34页 |
| 3.2 实验装置及条件 | 第34页 |
| 3.3 除尘布袋燃烧特征参数及综合燃烧特征参数 | 第34-36页 |
| 3.4 除尘布袋燃烧热重曲线分析 | 第36-38页 |
| 3.5 燃烧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 3.5.1 着火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 3.5.2 燃尽特性指数 | 第39页 |
| 3.5.3 综合燃烧特性分析 | 第39页 |
| 3.6 DSC曲线分析 | 第39-40页 |
| 3.7 除尘布袋燃烧动力学研究 | 第40-44页 |
| 3.7.1 除尘布袋燃烧动力学模型建立及求解原理 | 第41-42页 |
| 3.7.2 除尘布袋燃烧动力学分析 | 第42-44页 |
| 3.8 废旧除尘布袋焚烧前后形态特征的变化 | 第44-47页 |
| 3.8.1 XRD图谱分析 | 第45-46页 |
| 3.8.2 电镜扫描(SEM)和能谱分析(EDS) | 第46-47页 |
| 3.9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水泥厂废旧除尘布袋焚烧灰渣作水泥混合材试验研究 | 第49-60页 |
| 4.1 水泥厂废旧除尘布袋焚烧灰渣的化学组成 | 第49页 |
| 4.2 水泥厂废旧除尘布袋焚烧灰渣作水泥混合材配料方案 | 第49-50页 |
| 4.3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 4.4 水泥厂废旧除尘布袋焚烧灰渣作水泥混合材试验结果 | 第50-51页 |
| 4.5 两种布袋焚烧灰对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51-52页 |
| 4.5.1 两种布袋焚烧灰对水泥标准稠度的影响 | 第51页 |
| 4.5.2 两种布袋焚烧灰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51-52页 |
| 4.6 两种布袋焚烧灰的活性及对水泥性能指标的影响 | 第52-54页 |
| 4.6.1 两种布袋焚烧灰的的活性 | 第52页 |
| 4.6.2 两种布袋焚烧灰对水泥性能指标的影响 | 第52-54页 |
| 4.7 机理分析 | 第54-57页 |
| 4.7.1 化纤布袋焚烧灰在水泥中的作用机理 | 第54-55页 |
| 4.7.2 玻纤布袋焚烧灰在水泥中的作用机理 | 第55-57页 |
| 4.8 水泥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 | 第57-58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