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低浊水絮凝沉淀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来源及名称 | 第9页 |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 ·课题名称 | 第9页 |
| ·折板絮凝池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 ·国内水力絮凝池发展 | 第9-11页 |
| ·折板絮凝池发展 | 第11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课题主要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2 絮凝理论与技术 | 第14-24页 |
| ·絮凝动力学 | 第14-16页 |
| ·紊流絮凝动力学 | 第16-22页 |
| ·水流特征 | 第16-17页 |
| ·涡旋运动规律 | 第17-19页 |
| ·紊流微涡旋理论 | 第19-20页 |
| ·絮凝中的涡旋运动 | 第20-22页 |
| ·絮凝中絮体的自旋 | 第22页 |
| ·高效絮凝技术途径 | 第22-23页 |
| ·控制涡旋尺度增设绕流装置 | 第23页 |
| ·合理分配能耗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PIV 技术和折板絮凝池模型 | 第24-33页 |
| ·PIV 技术介绍 | 第24-30页 |
| ·PIV 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24页 |
| ·PIV 技术原理 | 第24-27页 |
| ·PIV 系统组成 | 第27-28页 |
| ·PIV 系统应用特点 | 第28-30页 |
| ·折板絮凝池和不同角度折板模型简介 | 第30-32页 |
| ·絮凝池模型系统简介 | 第30-32页 |
| ·折板絮凝池模型水系统简介 | 第32页 |
| ·不同角度折板模型简介 | 第32页 |
| ·沉淀池模型简介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4 折板絮凝池流场的PIV 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33-50页 |
| ·折板絮凝池流场的PIV 试验 | 第33-35页 |
| ·不同角度折板的组合 | 第33页 |
| ·水力工况参数 | 第33-34页 |
| ·测量步骤和测量精度分析 | 第34-35页 |
| ·PIV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35-49页 |
| ·试验结果 | 第35-48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折板絮凝池原水浊度去除效果实验 | 第50-62页 |
| ·原水浊度去除实验 | 第50-60页 |
| ·主要实验步骤 | 第50-51页 |
| ·折板絮凝池絮凝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51-60页 |
| ·提高折板絮凝效果的技术途径 | 第60-61页 |
| ·控制涡旋尺度 | 第60-61页 |
| ·合理分配能耗 | 第61页 |
| ·加强絮凝控制设备研制及絮凝效果评价参数的制定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附录A 不同角度折板模型制作详图 | 第65-71页 |
| 图A1 90°波折板 | 第65-66页 |
| 图A2 90°折板 | 第66-67页 |
| 图A3 100°折板 | 第67-68页 |
| 图A4 110°折板 | 第68-69页 |
| 图A5 120°折板 | 第69-70页 |
| 图A6 平板 | 第70-71页 |
| 附录B 絮凝沉淀池模型制作详图 | 第71-73页 |
| 图B1 絮凝沉淀池平面图 | 第71-72页 |
| 图B2 絮凝沉淀池剖面图 | 第72-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