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安全策略的Android应用程序检测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2 ANDROID系统结构及相关技术 | 第14-19页 |
2.1 ANDROID系统介绍 | 第14-15页 |
2.2 ANDROID系统安全 | 第15-16页 |
2.3 ANDROID IPC机制介绍 | 第16-17页 |
2.4 ANDROID的权限定义 | 第17-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软件安全检测策略制定 | 第19-33页 |
3.1 检测系统整体框架 | 第19-20页 |
3.2 自定义软件安全检测策略语言 | 第20-23页 |
3.2.1 自定义策略语言的语法 | 第20-21页 |
3.2.2 自定义策略语言的语义 | 第21-23页 |
3.3 恶意应用程序分类 | 第23-24页 |
3.4 安全策略的制定 | 第24-32页 |
3.4.1 安全需求的定义 | 第24-26页 |
3.4.2 静态安全检测策略的制定 | 第26-31页 |
3.4.3 动态安全检测策略的制定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静态检测系统实现与分析 | 第33-57页 |
4.1 开发平台搭建 | 第33-37页 |
4.1.1 开发环境搭建 | 第33-34页 |
4.1.2 获取Android源代码 | 第34-35页 |
4.1.3 配置编译环境 | 第35-36页 |
4.1.4 编译Android源码和编译sdk | 第36-37页 |
4.2 ANDROID系统的修改 | 第37-38页 |
4.3 策略控制软件的编写 | 第38-46页 |
4.4 刷机包的制作 | 第46-47页 |
4.5 系统测试 | 第47-53页 |
4.5.1 测试目标 | 第47页 |
4.5.2 待测试数据 | 第47-48页 |
4.5.3 测试过程 | 第48-53页 |
4.6 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动态检测系统实现与分析 | 第57-70页 |
5.1 动态检测策略应用 | 第57-65页 |
5.1.1 动态检测策略使用及检测流程 | 第57-63页 |
5.1.2 ROOT权限获取原理 | 第63-64页 |
5.1.3 权限管理模块 | 第64-65页 |
5.2 软件测试和分析 | 第65-69页 |
5.2.1 测试环境和测试目标 | 第65-66页 |
5.2.2 测试内容 | 第66-67页 |
5.2.3 测试步骤 | 第67页 |
5.2.4 功能测试 | 第67-68页 |
5.2.5 性能测试 | 第68-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