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2 网络安全概述 | 第12-16页 |
2.1 网络安全的概念与目标 | 第12页 |
2.2 引起网络安全问题的因素 | 第12-13页 |
2.3 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 第13-14页 |
2.4 我国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2.4.1 专业性的网络运作存在安全隐患 | 第14页 |
2.4.2 计算机运行受到外来恶意攻击 | 第14页 |
2.4.3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技术带来安全问题 | 第14页 |
2.5 国内外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3 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 第16-22页 |
3.1 校园网络安全问题 | 第16-17页 |
3.1.1 病毒威胁与网络防病毒系统缺陷 | 第16页 |
3.1.2 应用软件漏洞以及入侵检测系统与防火墙缺陷 | 第16页 |
3.1.3 出口线路带宽与铺设缺陷 | 第16-17页 |
3.1.4 其它人为要素的安全问题 | 第17页 |
3.2 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具体实例 | 第17-22页 |
3.2.1 电子商务带来的安全问题 | 第17-20页 |
3.2.2 虚拟社区带来的安全问题 | 第20页 |
3.2.3 网络游戏娱乐等应用带来的安全问题 | 第20-22页 |
4 校园网协同安全防御系统设计 | 第22-29页 |
4.1 校园网网络安全问题 | 第22页 |
4.2 校园网安全需求 | 第22-23页 |
4.3 设计思想 | 第23页 |
4.4 技术支撑 | 第23-25页 |
4.4.1 Agent 技术 | 第23-24页 |
4.4.2 网络伪装技术 | 第24页 |
4.4.3 泛型苯环协同防御体系 | 第24-25页 |
4.5 结构模型 | 第25-29页 |
4.5.1 安全伪装子系统 | 第26页 |
4.5.2 入侵检测子系统 | 第26-27页 |
4.5.3 防火墙子系统 | 第27页 |
4.5.4 安全恢复子系统 | 第27页 |
4.5.5 电子取证子系统 | 第27页 |
4.5.6 强安全审计子系统 | 第27-28页 |
4.5.7 Controller 模块 | 第28-29页 |
5 校园网协同安全防御系统实现 | 第29-39页 |
5.1 系统体系架构 | 第29页 |
5.2 系统模块管理 | 第29-31页 |
5.3 系统功能的安全实现机制 | 第31-33页 |
5.4 网络安全的系统实现 | 第33-36页 |
5.4.1 基于蠕虫攻击的系统实现 | 第33-34页 |
5.4.2 基于主动防御的网络安全模型 | 第34-35页 |
5.4.3 网络安全系统运行的具体运算 | 第35-36页 |
5.5 系统安全性分析 | 第36-37页 |
5.6 系统特点及优势 | 第37-3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