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文献回顾 | 第14-27页 |
第一部分 视神经损伤后 AR 的表达变化 | 第27-38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1 材料 | 第28-29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1.4 主要抗体 | 第28页 |
1.5 主要引物 | 第28-29页 |
2 方法 | 第29-33页 |
2.1 小鼠视神经横断损伤模型的制备 | 第29页 |
2.2 免疫蛋白印迹实验 | 第29-31页 |
2.3 QPCR 检测视神经横断损伤后 AR 的表达变化 | 第31-33页 |
2.4 统计学处理数据 | 第33页 |
3 结果 | 第33-37页 |
3.1 AR 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 | 第33-35页 |
3.2 QPCR 检测 AR 表达变化情况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38页 |
第二部分 AR 对视神经损伤后 RGCs 存活以及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 第38-48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1 材料 | 第39-40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9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9-40页 |
1.4 主要抗体 | 第40页 |
2 方法 | 第40-42页 |
2.1 AR~(-/-)YFP 小鼠的交配及鉴定 | 第40-41页 |
2.2 小鼠视神经横断损伤模型的制备(同第一部分实验) | 第41页 |
2.3 组织准备 | 第41-42页 |
2.4 图像采集及分析 | 第42页 |
2.5 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 | 第42页 |
2.6 免疫蛋白印记实验(同第一部分实验) | 第42页 |
2.7 统计学处理数据(同第一部分实验) | 第42页 |
3 结果 | 第42-46页 |
3.1 AR~(+/+)YFP 和 AR~(-/-)YFP 小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情况比较 | 第42-44页 |
3.2 AR~(-/-)和 AR~(+/+)小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 | 第44-45页 |
3.3 AR 对小鼠视神经横断损伤后 GAP-43 表达的影响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0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