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民间借贷概述第10-18页
    1.1 民间借贷的阐释第10-11页
    1.2 民间借贷的特征第11-13页
        1.2.1 民间借贷的非正规性第11-12页
        1.2.2 民间借贷的可操作性第12页
        1.2.3 民间借贷的广泛性第12-13页
        1.2.4 民间借贷的隐蔽性第13页
    1.3 民间借贷的法律性质第13-15页
        1.3.1 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第13-14页
        1.3.2 民间借贷主体之间地位平等第14页
        1.3.3 民间借贷以有偿或无偿的形式存在第14-15页
    1.4 民间借贷相关概念比较第15-18页
        1.4.1 民间借贷与集资诈骗罪的比较第15-16页
        1.4.2 民间借贷与高利贷的区别第16-18页
第二章 民间借贷产生的根源及影响第18-23页
    2.1 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第18-19页
        2.1.1 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的急需第18页
        2.1.2 现阶段金融垄断体制为民间借贷提供空间第18-19页
        2.1.3 高额回报的利益驱使第19页
    2.2 民间借贷产生的影响第19-23页
        2.2.1 民间借贷产生的积极影响第19-21页
        2.2.2 民间借贷产生的负面影响第21-23页
第三章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23-27页
    3.1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3.1.1 我国民间借贷监管主体主体规定不明第23页
        3.1.2 金融监管机构对民间借贷的干涉第23-24页
    3.2 民间借贷监管问题存在的成因第24-27页
        3.2.1 政府对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过分压制第24-25页
        3.2.2 我国民间借贷专门性法律欠缺第25页
        3.2.3 我国民间借贷监管机制缺位第25-27页
第四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民间借贷比较研究第27-32页
    4.1 美国民间借贷现状第27-28页
    4.2 日本民间借贷简述第28-29页
    4.3 香港民间借贷概况第29页
    4.4 台湾民间借贷概要第29-30页
    4.5 域外民间借贷的经验第30-32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的建议第32-40页
    5.1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金融体系的设想第32-35页
        5.1.1 确立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第32-34页
        5.1.2 修改现有法律中的相关条文第34-35页
    5.2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监管制度的具体措施第35-40页
        5.2.1 制定民间借贷市场准入机制第35-37页
        5.2.2 确定我国民间借贷监管制度的监管主体第37-38页
        5.2.3 制定民间借贷监管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预案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电测向站建设中的质量管理研究
下一篇:论枉法调解是否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