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美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的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 ·美棘蓟马的扩散 | 第9页 |
| ·美棘蓟马的检疫 | 第9-10页 |
| ·美棘蓟马的寄主 | 第10-12页 |
| ·美棘蓟马的防治 | 第12-13页 |
| ·美棘蓟马的生物学研究 | 第13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 ·实验所需器材及试剂 | 第14页 |
| ·鉴定设备及试剂 | 第14页 |
| ·饲养设备及相关材料 | 第14页 |
| ·观察设备及试剂 | 第14页 |
| ·蓟马的采集与饲养 | 第14页 |
| ·蓟马的采集 | 第14页 |
| ·蓟马的饲养 | 第14页 |
| ·温度对美棘蓟马实验种群的影响 | 第14-15页 |
| ·不同温度条件下蓟马的发育研究 | 第14-15页 |
| ·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的计算 | 第15页 |
| ·田间种群特征研究 | 第15-16页 |
| ·田间种群调查 | 第15-16页 |
| ·种群性比调查 | 第16页 |
| ·越冬调查 | 第16页 |
| ·生殖方式研究 | 第16页 |
| ·子代性别观察 | 第16页 |
| ·成虫产卵及寿命试验 | 第16页 |
| ·美棘蓟马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16-18页 |
| ·样本的清洁 | 第16页 |
| ·样本的固定及漂洗 | 第16页 |
| ·样本的脱水与干燥 | 第16-17页 |
| ·样品的导电处理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8-33页 |
| ·美棘蓟马的描述 | 第18-23页 |
| ·标本的鉴定 | 第18页 |
| ·美棘蓟马的描述 | 第18-23页 |
| ·美棘蓟马的分布与危害 | 第23-26页 |
| ·美棘蓟马在关中地区的分布 | 第23页 |
| ·美棘蓟马的危害 | 第23-26页 |
| ·温度对美棘蓟马发育的影响 | 第26-31页 |
| ·美棘蓟马各虫态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 | 第26页 |
| ·美棘蓟马不同温度的存活曲线 | 第26-27页 |
| ·美棘蓟马各虫态不同温度的发育速率 | 第27-29页 |
| ·不同温度下的产卵力及寿命 | 第29页 |
| ·各龄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 第29-31页 |
| ·美棘蓟马的田间动态 | 第31-32页 |
| ·美棘蓟马的田间消长规律 | 第31页 |
| ·种群性比 | 第31-32页 |
| ·美棘蓟马的越冬 | 第32页 |
| ·美棘蓟马的生殖 | 第32-33页 |
| ·不同生殖方式的子代性别 | 第32页 |
| ·不同生殖方式产卵率及寿命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3-35页 |
| ·美棘蓟马的形态学特征讨论 | 第33页 |
| ·美棘蓟马的可能传入途径 | 第33页 |
| ·美棘蓟马的可能传入途径 | 第33页 |
| ·美棘蓟马可能的防治措施 | 第33页 |
| ·美棘蓟马的生殖策略 | 第33-34页 |
| ·美棘蓟马在关中地区的分布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