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原油沥青质中键合分子标志物的提取与生物降解作用评价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9页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第9-10页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0-12页
第2章 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2-15页
    2.1 生物降解作用研究现状第12-13页
    2.2 HyPy技术应用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第3章 实验方法第15-19页
    3.1 样品性质第15-16页
    3.2 实验操作及产物处理第16-19页
        3.2.1 沥青质的制备第16页
        3.2.2 HyPy实验步骤第16-17页
        3.2.3 GC-MS分析第17-19页
第4章 原油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第19-32页
    4.1 原油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第19-20页
    4.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第20-28页
        4.2.1 正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类第20-24页
        4.2.2 甾、萜烷系列化合物第24-27页
        4.2.3 三芴系列化合物及其环境意义第27-28页
    4.3 原油生物降解程度的判识第28-32页
第5章 沥青质HyPy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第32-70页
    5.1 键合态与原油中游离态分子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第32-50页
        5.1.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第32-36页
        5.1.2 甾烷系列化合物第36-41页
        5.1.3 萜烷系列化合物第41-47页
        5.1.4 组分碳同位素第47-49页
        5.1.5 小结第49-50页
    5.2 生物标志化合物有关参数分析第50-70页
        5.2.1 生源参数对比第50-60页
        5.2.2 成熟度参数对比第60-66页
        5.2.3 沉积环境地质意义的讨论第66-67页
        5.2.4 生物降解参数对比第67-69页
        5.2.5 生物降解过程中沥青质键合标志物变化第69-70页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第70-72页
    6.1 主要结论和认识第70-71页
    6.2 创新之处第71页
    6.3 存在问题和建议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尔凹陷下白垩统深水层序地层与泥页岩储层特征研究
下一篇:LA-ICPMS法在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