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牧民新区”工程的基本概况 | 第10-14页 |
2.1 国家“退牧还草”工程的背景 | 第10页 |
2.2 青海省“牧民新区”工程中建立光伏建筑发电系统的意义 | 第10-11页 |
2.3 高原牧区环境对光伏系统的主要影响 | 第11-12页 |
2.4 “牧民新区”工程中建立光伏建筑发电系统的优势 | 第12-13页 |
2.5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光伏建筑发电系统概述 | 第14-19页 |
3.1 光伏建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4页 |
3.2 常见光伏建筑的形式 | 第14-16页 |
3.3 光伏建筑发电系统的分类 | 第16-18页 |
3.4 适合“牧民新区”工程的光伏建筑发电系统 | 第18页 |
3.5 小结 | 第18-19页 |
第四章 “牧民新区”光伏建筑发电系统技术设计 | 第19-30页 |
4.1 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流程及用电负荷统计 | 第19-20页 |
4.2 太阳能电池组的设计及选型 | 第20-24页 |
4.3 储能系统的设计及选型 | 第24-26页 |
4.4 控制逆变一体机及汇流箱的设计与选型 | 第26-28页 |
4.5 “牧民新区”工程光伏建筑发电系统的基本配置 | 第28-29页 |
4.6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五章 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的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 第30-52页 |
5.1 混合储能的经济性分析 | 第30-31页 |
5.2 多种储能装置混合供电的方案 | 第31-32页 |
5.3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 | 第32-34页 |
5.4 混合储能的控制策略 | 第34-46页 |
5.5 混合储能系统的验证仿真 | 第46-51页 |
5.6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牧民新区”工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综合效益研究 | 第52-58页 |
6.1 “牧民新区”工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效益研究 | 第52-54页 |
6.2 “牧民新区”工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环境效益研究 | 第54-55页 |
6.3 “牧民新区”工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社会效益研究 | 第55-56页 |
6.4 “牧民新区”工程供电方案对比 | 第56-57页 |
6.5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