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1 前言 | 第13-14页 |
2 应激对鱼类的影响 | 第14-17页 |
2.1 应激对鱼类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 第14-15页 |
2.2 应激对鱼类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15页 |
2.3 应激对鱼类机体免疫方面的影响 | 第15-16页 |
2.4 应激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第16-17页 |
3 水体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影响 | 第17-22页 |
3.1 亚硝酸盐对水产动物生长的影响 | 第17-18页 |
3.2 亚硝酸盐对水产动物组织损伤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18-19页 |
3.3 亚硝酸盐对水产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3.4 水产动物自身对亚硝酸盐的解毒作用 | 第20-21页 |
3.5 降低亚硝酸盐毒性的研究 | 第21-22页 |
4 吸鱼泵对鱼类影响的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4.1 常见吸鱼泵简介 | 第22-23页 |
4.2 吸鱼泵对鱼类的影响 | 第23-24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亚硝酸盐暴露下团头鲂鳃和肝脏的氧化应激与恢复 | 第26-45页 |
1 前言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2.1 实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第27页 |
2.2 亚硝酸盐暴露与取样 | 第27-28页 |
2.3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 | 第28页 |
2.4 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活性的检测 | 第28-30页 |
2.5 抗氧化酶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测定 | 第30-31页 |
2.6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0页 |
3.1 鳃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31-33页 |
3.2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33-35页 |
3.3 鳃和肝脏中的脂质过氧化水平 | 第35-36页 |
3.4 鳃和肝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GSH含量 | 第36-39页 |
3.5 鳃和肝脏中抗氧化酶基因相对表达水平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3页 |
4.1 亚硝酸盐对团头鲂鳃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 亚硝酸盐对团头鲂鳃和肝脏组织MDA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亚硝酸盐对团头鲂鳃和肝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42-43页 |
5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射流式鱼泵胁迫下团头鲂的应激响应 | 第45-57页 |
1 前言 | 第4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9页 |
2.1 射流式鱼泵 | 第45-46页 |
2.2 试验鱼 | 第46页 |
2.3 试验设计及操作 | 第46页 |
2.4 血样的采集 | 第46页 |
2.5 呼吸频率的统计 | 第46页 |
2.6 血液指标的测定 | 第46-47页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7-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3.1 过泵后试验团头鲂的表观损伤及行为 | 第49页 |
3.2 过泵后团头鲂呼吸频率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49-50页 |
3.3 过泵后团头鲂血清组织损伤指标的变化 | 第50-54页 |
4 讨论 | 第54-56页 |
4.1 射流式鱼泵对试验团头鲂表观损伤的影响 | 第54页 |
4.2 射流式鱼泵导致试验团头鲂的应激反应 | 第54-56页 |
4.3 射流式鱼泵导致试验团头鲂的组织损伤 | 第56页 |
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射流式鱼泵胁迫下草鱼鱼种的应激响应 | 第57-67页 |
1 前言 | 第5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2.1 射流式鱼泵 | 第57页 |
2.2 试验鱼 | 第57页 |
2.3 试验设计及操作 | 第57页 |
2.4 血样的采集 | 第57-58页 |
2.5 呼吸频的统计 | 第58页 |
2.6 血液指标的测定 | 第58页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3.1 过泵后试验草鱼的表观损伤及行为 | 第58-59页 |
3.2 过泵后草鱼呼吸频率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59页 |
3.3 过泵后草鱼血清组织损伤指标的变化 | 第59-63页 |
4 讨论 | 第63-65页 |
4.1 射流式鱼泵对试验草鱼表观损伤的影响 | 第63页 |
4.2 射流式鱼泵导致试验草鱼的应激反应 | 第63-65页 |
4.3 射流式鱼泵导致试验草鱼的组织损伤 | 第65页 |
5 小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