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土地理论的当代价值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4页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2.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4. 本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1章 马克思土地理论的形成 | 第14-26页 |
1.1 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1.2 理论来源 | 第15-22页 |
1.3 形成过程 | 第22-26页 |
第2章 马克思土地理论的内容 | 第26-34页 |
2.1 土地产权理论 | 第26-31页 |
2.2 地租地价理论 | 第31-34页 |
第3章 马克思土地理论的特质 | 第34-39页 |
3.1 坚持“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 第34-35页 |
3.2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 第35-36页 |
3.3 坚持“人民大众”的利益出发点 | 第36-39页 |
第4章 马克思土地理论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价值 | 第39-44页 |
4.1 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归属 | 第39-41页 |
4.2 建立良性的土地资产运营格局 | 第41-42页 |
4.3 加强市场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 | 第42-44页 |
4.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 第42页 |
4.3.2 建立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制度 | 第42-44页 |
第5章 马克思土地理论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 | 第44-49页 |
5.1 解决好“土地财政”问题 | 第44-46页 |
5.2 完善城区土地资源使用格局 | 第46-47页 |
5.3 高效开发利用城郊土地资源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