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23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20页 |
·研究的目标、研究方法及技术线路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差连通储层预测技术 | 第23-39页 |
·储层信息反演技术 | 第23-32页 |
·反演理论概要 | 第23-24页 |
·地震反演的分类 | 第24页 |
·常规波阻抗反演技术 | 第24-27页 |
·波阻抗反演技术流程 | 第27-28页 |
·AVO(AVA)反演技术 | 第28-32页 |
·频谱成像技术 | 第32-39页 |
·频谱成像理论基础 | 第32-37页 |
·频谱成像技术的应用 | 第37-39页 |
第3章 各向异性变质岩储层预测技术 | 第39-57页 |
·地震反射信息综合对比分析岩性识别技术 | 第39-41页 |
·沿层方差体分析技术 | 第41-44页 |
·主要技术原理 | 第41-44页 |
·方差体计算参数选取原则 | 第44页 |
·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 第44-53页 |
·地震属性的定义 | 第44-46页 |
·地震属性的分类 | 第46-47页 |
·地震属性的提取 | 第47-49页 |
·地震属性分析的基本流程 | 第49页 |
·地震属性的应用 | 第49-53页 |
·频谱成像技术预测裂缝储层发育带技术 | 第53页 |
·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 | 第53-57页 |
·构造应力场理论基础 | 第53-55页 |
·地层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分布的关系 | 第55-56页 |
·地层应力场对油气藏的影响 | 第56-57页 |
第4章 应用实例 | 第57-77页 |
·工区概况与技术线路 | 第57-60页 |
·工区概况 | 第57-59页 |
·技术线路 | 第59-60页 |
·差连通储层(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二、三段目的层)研究 | 第60-71页 |
·沉积特征 | 第60页 |
·地震信息反演技术应用研究 | 第60-6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采用的技术对策 | 第61页 |
·岩石物理—测井—地震响应分析 | 第61-63页 |
·拟声波曲线的构建 | 第63-65页 |
·反演效果分析 | 第65-68页 |
·频谱成像技术应用研究 | 第68-71页 |
·井旁道频谱成像分析 | 第68-69页 |
·频谱成像处理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各向异性变质岩潜山储层研究 | 第71-77页 |
·地震反射信息综合对比分析岩性识别技术 | 第71-72页 |
·精细沿层方差体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 第72页 |
·频谱成像技术应用研究 | 第72-73页 |
·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应用研究 | 第73-74页 |
·AVA 属性反演技术应用研究 | 第74-7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