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3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第14-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黄磷炉渣概况 | 第17-18页 |
2.1.1 黄磷炉渣产生及危害 | 第17-18页 |
2.1.2 黄磷炉渣资源化现状 | 第18页 |
2.2 底泥概况 | 第18-20页 |
2.2.1 底泥产生及危害 | 第18-19页 |
2.2.2 底泥资源化现状 | 第19-20页 |
2.3 复合固废微晶玻璃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2.3.1 炉渣类微晶玻璃 | 第21-22页 |
2.3.2 泥质类微晶玻璃 | 第22-23页 |
2.3.3 灰渣微晶玻璃 | 第23-24页 |
2.3.4 尾矿类微晶玻璃 | 第24页 |
2.3.5 其他废渣微晶玻璃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实验基础 | 第27-33页 |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7-29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27-29页 |
3.1.2 实验设备 | 第29页 |
3.2 微晶玻璃制备工艺 | 第29-30页 |
3.3 析晶动力学分析 | 第30页 |
3.4 前期实验 | 第30-33页 |
第四章 SiO_2、助熔剂及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析晶影响 | 第33-41页 |
4.1 SiO_2对微晶玻璃析晶影响 | 第33-35页 |
4.1.1 差热分析 | 第33-34页 |
4.1.2 物相分析 | 第34-35页 |
4.2 助熔剂对微晶玻璃析晶影响 | 第35-37页 |
4.2.1 物相分析 | 第36-37页 |
4.2.2 SEM分析 | 第37页 |
4.3 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析晶影响 | 第37-38页 |
4.3.1 形貌分析 | 第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五章 CaF_2对磷渣微晶玻璃析晶行为影响 | 第41-49页 |
5.1 实验 | 第41-42页 |
5.2 结果和分析 | 第42-47页 |
5.2.1 析晶动力学分析 | 第42-44页 |
5.2.2 物相分析 | 第44-45页 |
5.2.3 形貌分析 | 第45-46页 |
5.2.4 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Cr_2O_3晶核剂对磷渣-底泥系微晶玻璃影响 | 第49-57页 |
6.1 实验 | 第49-50页 |
6.1.1 材料 | 第49页 |
6.1.2 制备 | 第49-50页 |
6.2 结果和讨论 | 第50-55页 |
6.2.1 物相分析 | 第50-51页 |
6.2.2 形貌分析 | 第51-53页 |
6.2.3 性能分析 | 第53页 |
6.2.4 红外分析 | 第53-54页 |
6.2.5 析晶动力学分析 | 第54-5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7-59页 |
7.1 结论 | 第57-58页 |
7.2 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4页 |
1 SEM-EDS分析测试 | 第71页 |
2 莫氏硬度测试 | 第71页 |
3 三点抗折测试 | 第71-72页 |
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72页 |
5 吸水率及密度测试的测定 | 第72-73页 |
6 耐腐蚀测定 | 第73页 |
7 红外分析测试 | 第73-74页 |
8 差热分析测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