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1 狼蛛食性分析及控虫效力评价的概述 | 第12-17页 |
2 狼蛛与目标害虫的生态分布和季节相关性 | 第17-2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2.1.1 材料 | 第17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2.1.3 调查样地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2.2.1 长沙地区稻田狼蛛与褐飞虱种群季节消长特点 | 第18-19页 |
2.2.2 洞口地区稻田狼蛛与褐飞虱种群季节消长特点 | 第19-20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20-21页 |
3 不同环境因素对拟环纹豹蛛捕食猎物的影响 | 第21-3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3.1.1 材料 | 第21页 |
3.1.2 实验设计 | 第21-2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3.2.1 不同光照强度对拟环纹豹蛛捕食猎物的影响 | 第23-25页 |
3.2.2 不同光照颜色对拟环纹豹蛛捕食猎物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3 不同温度对狼蛛捕食猎物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4 拟环纹豹蛛捕食褐飞虱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 | 第28-29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29-31页 |
4 蜘蛛消化道内的猎物残留中DNA片段的定性检测方法 | 第31-4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4.1.1 材料 | 第31-32页 |
4.1.2 实验设计 | 第32-3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4.2.1 目标害虫的DNA条形码鉴别实验 | 第36-37页 |
4.2.2. 特异性验证以及退火温度摸索实验 | 第37-38页 |
4.2.3 进食单一猎物后的拟环纹豹蛛的DNA条形码鉴别 | 第38-40页 |
4.2.4 自然状态下拟环纹豹蛛序列的检测和校对 | 第40-42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42-44页 |
5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评价拟环纹豹蛛对飞虱的控虫效力 | 第44-51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5.1.1 材料 | 第44页 |
5.1.2 实验设计 | 第44-47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5.2.1 拟环纹豹蛛捕食量分析 | 第47-48页 |
5.2.2 进食温度对拟环纹豹蛛捕食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3 饥饿时间对拟环纹豹蛛捕食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