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高丛珍珠梅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31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高丛珍珠梅的生药学特征第10页
    1.3 珍珠梅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第10-27页
        1.3.1 挥发性化合物第10-17页
        1.3.2 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第17-21页
        1.3.3 芳香酸类化合物第21-23页
        1.3.4 萜类化合物第23-24页
        1.3.5 木脂素类化合物第24-25页
        1.3.6 其他化合物第25-27页
    1.4 珍珠梅属植物的生物活性第27-30页
        1.4.1 肿瘤抑制作用第27-28页
        1.4.2 肝脏保护作用第28页
        1.4.3 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作用第28-29页
        1.4.4 抗缺氧作用第29页
        1.4.5 杀菌作用第29页
        1.4.6 其他作用第29-30页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0-31页
2 高丛珍珠梅化学成分研究第31-5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1-35页
        2.1.1 植物材料第31页
        2.1.2 实验仪器第31页
        2.1.3 实验试剂第31-32页
        2.1.4 提取与分离第32-35页
        2.1.5 化合物纯度检测第35页
        2.1.6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鉴别第35页
        2.1.7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35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5-56页
        2.2.1 化合物的纯度检测结果第35-37页
        2.2.2 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第37-56页
    2.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3 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第57-6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7-59页
        3.1.1 实验仪器第57页
        3.1.2 实验试剂第57-58页
        3.1.3 实验菌株第58页
        3.1.4 培养基的配制第58页
        3.1.5 样品的配制第58页
        3.1.6 菌悬液的制备第58页
        3.1.7 最小抑菌活性测试(MIC)第58-59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9-61页
    3.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4 化合物体外抗氧化实验第62-6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4.1.1 实验仪器第62页
        4.1.2 实验试剂第62页
        4.1.3 DPPH自由基的配制第62页
        4.1.4 样品的配制第62页
        4.1.5 清除DPPH自由基测试第62-63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63-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5.1 结论第66页
    5.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附录第75-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片仔癀调控miR-494-3p增加大肠癌细胞5-氟尿嘧啶敏感性和抑制其转移的作用机制
下一篇:原花青素对顺铂诱导的HEI-OC1听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