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东诗社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一、楚东诗社社名及社集研究 | 第11-16页 |
(一)楚东诗社社名研究 | 第11-13页 |
(二)楚东诗社社集研究 | 第13-16页 |
1.《楚东酬唱集》与楚东诗社关系研究 | 第13-14页 |
2.《楚东酬唱集》的刊刻情况研究 | 第14-16页 |
二、楚东诗社成员研究 | 第16-24页 |
(一)楚东诗社成员组成研究 | 第16-17页 |
(二)王十朋 | 第17-19页 |
1.王十朋生平简述 | 第17-18页 |
2.王十朋社首地位研究 | 第18-19页 |
(三)张孝祥 | 第19-20页 |
(四)洪迈 | 第20-21页 |
(五)陈之茂 | 第21-22页 |
(六)王秬 | 第22页 |
(七)何麒 | 第22-24页 |
三、楚东诗社存在时间研究 | 第24-31页 |
(一)诗社成员交往的第一阶段 | 第24-26页 |
(二)诗社成员交往的第二阶段 | 第26-31页 |
四、楚东诗社传诗方式及唱和活动研究 | 第31-36页 |
(一)楚东诗社传诗方式研究 | 第31-32页 |
(二)楚东诗社唱和活动研究 | 第32-36页 |
1.第一次唱和活动 | 第32-33页 |
2.第二次唱和活动 | 第33-36页 |
五、楚东诗社唱和诗主题思想研究 | 第36-45页 |
(一)爱国忠君主题 | 第36-38页 |
(二)思乡归隐主题 | 第38-40页 |
(三)切磋诗艺主题 | 第40-41页 |
(四)歌颂友情主题 | 第41-42页 |
(五)生活杂咏主题 | 第42-45页 |
六、楚东诗社唱和诗艺术手法研究 | 第45-49页 |
(一)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 第45-48页 |
(二)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 第48-49页 |
七、楚东诗社唱和诗风格研究 | 第49-56页 |
(一)豪迈雄壮 | 第49-51页 |
(二)沉郁悲凉 | 第51-53页 |
(三)清新舒朗 | 第53-54页 |
(四)自然闲适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