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整形外科学(修复外科学)论文--整形手术学论文

皮瓣术后应用负压吸引对皮瓣成活影响的研究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5-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前言第12-15页
第一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第15-3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5-18页
        1.1 实验动物第15页
        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15-16页
        1.3 主要实验试剂第16-17页
        1.4 动物分组第17-18页
    2 动物模型制备第18-19页
        2.1 实验前准备第18页
        2.2 皮瓣设计和制作第18-19页
    3 观察指标及方法第19-24页
        3.1 术后皮瓣大体观察和处理方法第19页
        3.2 皮瓣淤血率、皮瓣淤血面积、皮瓣坏死面积的评估、测量和计算第19-20页
        3.3 常规病理检查第20-21页
        3.4 皮瓣下微生物检测方法第21页
        3.5 免疫组化检测兔皮瓣标本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e—peroxidase,S-P) 法第21-22页
        3.6 ELISA法定量检测兔皮瓣标本VEGF表达第22-23页
        3.7 结果判定第23-24页
    4 统计学处理第24-25页
    结果第25-31页
        1 大体观察第25-28页
        2 病理学观察第28-29页
            2.1 皮瓣组织淤血水肿情况第28页
            2.2 皮瓣组织微血管生成情况第28页
            2.3 皮瓣组织微血栓形成情况第28-29页
        3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第29-30页
            3.1 皮瓣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结果第29页
            3.2 皮瓣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第29页
            3.3 皮瓣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定量检测结果第29-30页
        4 皮瓣下微生物检测结果第30-31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部分第31-37页
    1 临床病例资料第31-32页
        1.1 临床病例选择条件第31页
        1.2 皮瓣术后应用负压吸引技术方法的临床病例资料第31页
        1.3 在皮瓣术后应用我科常规方法的临床病例资料第31-32页
    2 方法第32-33页
        2.1 游离皮瓣前创面处理第32页
        2.2 游离形成皮瓣第32页
        2.3 皮瓣术后皮瓣处理方法第32-33页
    3 典型病例第33-36页
        3.1 典型病例 1(图 32)第33页
        3.2 典型病例 2(图 33)第33-34页
        3.3 典型病例 3(图 34)第34页
        3.4 典型病例 4(图 35)第34-36页
    结果第36-37页
讨论第37-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图第50-59页
综述 负压伤口滴注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研究进展第59-72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胸腔镜辅助心脏手术初步探讨
下一篇: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脑保护作用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