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易门铜厂矿区铜矿石成因类型及其组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依据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易门铜矿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内外层状矿床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2页
        1.2.2 矿石结构构造和物质组分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3 前人主要基础地质工作第13-14页
        1.2.4 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第16-23页
    2.1 矿区的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第16页
    2.2 矿区的区域构造位置及所属矿带第16-17页
    2.3 矿区地层岩性第17-19页
    2.4 矿区构造第19-23页
第三章 矿区铜矿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第23-30页
    3.1 矿段分布及其地质特征第23页
    3.2 铜矿成因类型第23-24页
        3.2.1 沉积-成岩型铜矿(铜厂式铜矿)地质特征第23-24页
        3.2.2 热液型铜矿(大尖山式铜矿)地质特征第24页
    3.3 铜矿化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第24-30页
        3.3.1 不同矿化类型的空间分段第25-27页
        3.3.2 叠加成矿的空间组合形式第27-29页
        3.3.3 叠加成矿空间分布不均一性及其原因第29-30页
第四章 不同成因类型矿石的结构构造第30-38页
    4.1 沉积-成岩型矿石的结构构造第30-34页
        4.1.1 结构第30-33页
        4.1.2 构造第33-34页
    4.2 热液型矿石的结构构造第34-38页
        4.2.1 结构第34-37页
        4.2.2 构造第37-38页
第五章 不同成因类型铜矿石的物质组成第38-59页
    5.1 分析测试方法第38-39页
    5.2 沉积-成岩型铜矿石物质组成第39-49页
        5.2.1 矿物组成第39-43页
        5.2.2 脉石矿物的微量及稀土元素组成第43-47页
        5.2.3 脉石矿物的C、O同位素组成第47-49页
    5.3 热液型铜矿石物质组成第49-59页
        5.3.1 矿物组成第49-51页
        5.3.2 脉石矿物的微量及稀土元素组成第51-56页
        5.3.3 脉石矿物的C、O同为素组成第56-59页
第六章 不同成因类型矿石流体包裹体特征第59-63页
    6.1 沉积-成岩型矿石样流体包裹体特征第59页
    6.2 热液型矿石样流体包裹体特征第59-63页
        6.2.1 显微岩相学特征第59-60页
        6.2.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第60-63页
第七章 成矿期及矿物生成顺序第63-67页
    7.1 两类矿石组构特征对比第63-64页
    7.2 成矿期及矿物生成顺序第64-65页
    7.3 铜厂矿床成因及模式第65-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EM的辽南山地泥石流沟谷的发育特征研究--以老帽山为例
下一篇:新疆降水观测误差分析及其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