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略词 | 第7-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1. 前言 | 第14-1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9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16-21页 |
| 2.1.1 实验细胞和质粒及动物 | 第16页 |
| 2.1.2 试剂 | 第16-18页 |
|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18页 |
| 2.1.4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18-21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9页 |
| 2.2.1 感受态DH5a的制备 | 第21-22页 |
| 2.2.2 K15P_(ex8)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2-24页 |
| 2.2.3 K15P和K15P(YF)慢病毒质粒的构 | 第24-26页 |
| 2.2.4 细胞培养 | 第26页 |
| 2.2.5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检测 | 第26-27页 |
| 2.2.6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STIM1和Oraill的表达情况 | 第27-28页 |
| 2.2.7 CCK-8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第28-29页 |
| 2.2.8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29-42页 |
| 3.1 pQE-80L-K15P_(ex8)重组载体构建及鉴定 | 第29-30页 |
| 3.2 目的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30页 |
| 3.3 抗K15P_(ex8)多克隆抗体效价测定 | 第30-31页 |
| 3.4 抗K15P_(ex8)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的检测 | 第31-32页 |
| 3.5 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第32-33页 |
| 3.6 慢病毒的包装及滴度测定 | 第33-35页 |
| 3.7 慢病毒感染HEK293T细胞后K15P蛋白的检测 | 第35页 |
| 3.8 生物信息学分析KSHV与EBV和K15与LMP 1及LMP 2A基因的特点 | 第35-36页 |
| 3.9 K15对HEK 293T和EA.hy 926细胞SOCE的影响 | 第36-38页 |
| 3.10 K15基因对HEK 293T和EA.hy 926中STIM1和Oraill表达情况的影响 | 第38-40页 |
| 3.11 K15基因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第40-42页 |
| 4. 讨论 | 第42-45页 |
| 5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附录 | 第51-52页 |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
| 1、基本情况 | 第51页 |
| 2、教育及工作背景 | 第51页 |
| 3、发表论文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综述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在卡波氏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第53-59页 |
| 摘要 | 第53页 |
| 前言 | 第53-54页 |
| 1 KSHV诱导的内皮细胞异常分化 | 第54-55页 |
| 2 细胞增殖 | 第55页 |
| 3 炎症反应 | 第55-56页 |
| 4 血管新生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