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7页 |
1.1 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质 | 第13-16页 |
1.2 碳量子点的制备 | 第16-21页 |
1.3 碳量子点的应用 | 第21-28页 |
1.4 论文设想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47页 |
第二章 浓硝酸氧化酒精灯灰制备绿光发射高量子产率石墨烯量子点 | 第47-63页 |
2.1 引言 | 第47-4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2.2.1 试剂 | 第49页 |
2.2.2 合成实验 | 第49页 |
2.2.3 表征实验 | 第49-50页 |
2.2.4 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5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2.3.1 表征及机制探讨 | 第50-54页 |
2.3.2 荧光性能研究 | 第54-55页 |
2.4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第三章 浓硝酸氧化活性炭制备红光发射高量子产率石墨烯量子点 | 第63-80页 |
3.1 引言 | 第6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3.2.1 试剂 | 第63页 |
3.2.2 合成实验 | 第63页 |
3.2.3 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63-64页 |
3.2.4 表征 | 第6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4页 |
3.3.1 合成条件优化 | 第64-68页 |
3.3.2 石墨烯量子点形成机理 | 第68页 |
3.3.3 表征及荧光机制探讨 | 第68-74页 |
3.4 结论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第四章 基于pH敏感的绿光石墨烯量子点荧光传感器应用于血液中尿素的检测 | 第80-90页 |
4.1 引言 | 第8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0-81页 |
4.2.1 试剂及仪器 | 第80-81页 |
4.2.2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 第81页 |
4.2.3 血液的处理 | 第81页 |
4.2.4 PH对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81页 |
4.2.5 荧光分析 | 第81页 |
4.2.6 干扰实验 | 第8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1-85页 |
4.3.1 PH值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81-82页 |
4.3.2 基于酶解的尿素荧光猝灭测定 | 第82页 |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82-84页 |
4.3.4 干扰实验 | 第84页 |
4.3.5 血液中尿素的测定 | 第84-85页 |
4.4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第五章 红光发射高量子产率石墨烯量子点的生物成像应用 | 第90-99页 |
5.1 引言 | 第9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0-91页 |
5.2.1 试剂及仪器 | 第90页 |
5.2.2 细胞培养 | 第90页 |
5.2.3 荧光成像 | 第90-91页 |
5.2.4 抗干扰实验 | 第91页 |
5.2.5 MTT法细胞毒性实验 | 第9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1-94页 |
5.3.1 荧光成像分析条件优化 | 第91-92页 |
5.3.2 抗生物基底背景自发荧光性能测试 | 第92页 |
5.3.3 生物相容性测试 | 第92-94页 |
5.4 结论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第六章 叶酸靶向脂质体包埋红光发射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靶向生物成像 | 第99-113页 |
6.1 引言 | 第99-100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00-102页 |
6.2.1 试剂及仪器 | 第100-101页 |
6.2.3 叶酸靶向脂质体石墨烯量子点复合物的制备 | 第101-102页 |
6.2.4 叶酸靶向脂质体石墨烯量子点复合物的表征 | 第102页 |
6.2.5 叶酸靶向脂质体石墨烯量子点复合物包封率的测试 | 第102页 |
6.2.6 细胞培养 | 第102页 |
6.2.7 荧光成像 | 第102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05页 |
6.3.1 叶酸靶向脂质体石墨烯量子点复合物的包封率比较 | 第102-103页 |
6.3.2 叶酸靶向脂质体石墨烯量子点复合物形貌表征 | 第103-104页 |
6.3.3 叶酸靶向脂质体石墨烯量子点复合物的靶向成像 | 第104-105页 |
6.4 结论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3页 |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4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