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O5氧化吲哚制备靛红方法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靛红的来源 | 第10-11页 |
1.3 靛红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3.1 靛红在生物活性领域的利用 | 第11-13页 |
1.3.2 靛红在有机光伏领域的利用 | 第13-14页 |
1.3.3 靛红在染料和颜料的利用 | 第14页 |
1.3.4 靛红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利用 | 第14页 |
1.4 碘试剂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4.1 碘化物的结构 | 第14-16页 |
1.4.2 无机碘试剂 | 第16页 |
1.4.3 无机碘试剂的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5 靛红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5.1 传统的靛红合成方法 | 第19-20页 |
1.5.2 吲哚氧化合成靛红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5.3 其他的靛红合成法 | 第22-23页 |
1.6 本文构思 | 第23-24页 |
第2章 五氧化二碘氧化吲哚合成靛红反应 | 第24-35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4页 |
2.1.2 靛红的合成 | 第24页 |
2.1.3 化合物2b-2m的合成 | 第24-25页 |
2.1.4 化合物2n-2p的合成 | 第25-26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6-31页 |
2.2.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6-28页 |
2.2.2 不同取代基吲哚的氧化性能比较 | 第28-31页 |
2.2.3 氮甲基吲哚的反应克级规模试验 | 第31页 |
2.3 产物的表征 | 第31-34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色胺酮以及衍生物的合成 | 第35-49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35-41页 |
3.1.1 色胺酮的结构 | 第35页 |
3.1.2 色胺酮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 第35-36页 |
3.1.3 色胺酮的来源 | 第36-37页 |
3.1.4 色胺酮的合成方法研究现状 | 第37-40页 |
3.1.5 色胺酮与酮反应研究现状 | 第40-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4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1页 |
3.2.2 色胺酮的合成 | 第41-43页 |
3.2.3 色胺酮与酮反应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3.3.1 溶剂对色胺酮产率的影响 | 第44页 |
3.3.2 温度对色胺酮产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3 原料摩尔比对色胺酮产率的影响 | 第45页 |
3.3.4 碱对色胺酮产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5 色胺酮与丙酮、苯乙酮、环己酮的反应 | 第46页 |
3.4 产物表征 | 第46-47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B 化合物一览表 | 第58-60页 |
附录C 化合物谱图 | 第6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